众力资讯网

武则天死后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唐呢?200年后才发现她有多聪明 一代女皇武则天好

武则天死后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唐呢?200年后才发现她有多聪明 一代女皇武则天好不容易当上皇帝,改国号为周,可临终前却把江山还给了李家。这看起来是不是挺傻的?但两百年后再看,这招其实高明得很。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武媚娘进宫当了太宗的才人。这一待就是十二年,地位没升过,也没生过孩子,日子过得挺憋屈。太宗死后,按规矩她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谁知道高宗李治还记着她,永徽二年又把她接回宫里,封为昭仪。 回宫后她一步步往上爬,永徽六年干掉王皇后和萧淑妃,自己当上了皇后。高宗身体不好,她就帮着处理朝政,慢慢把权力抓在手里。公元690年,她六十七岁了,在洛阳登基称帝,把大唐改成了大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当了皇帝就得考虑继承人的事。她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这些人整天在她耳边念叨:“自古哪有皇帝传位给异姓的?姑姑您得传给武家人啊。”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她也动过心思。 可宰相狄仁杰跟她说了句大实话:“您想想,姑侄亲还是母子亲?哪个侄子当了皇帝,会把姑姑的牌位供到太庙里?可要是儿子当皇帝,您这个当妈的肯定能享受香火祭祀。”这话一下点醒了她。李显虽然姓李,可那是她十月怀胎生的亲儿子。那些武家侄子,血缘上隔着一层,将来能不能记得她都两说。 她开始琢磨立李显为太子,但还没完全下定决心。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让她明白过来。朝廷要征兵,一开始用武周的名义发告示,老百姓不怎么响应,报名的人零零星星。可等李显亲自去各地征兵,场面立马就变了。那些白发老头拉着年轻人,哭着说太宗、高宗当年的好,年轻人争着报名,征兵处挤得水泄不通。 她终于看明白了,这天下说到底还是李家的。老百姓心里认的是李唐,她武周不过是暂时管着。要是硬把皇位传给武家那些没本事的侄子,大臣们肯定不服,早晚会造反。到时候别说保住武周了,武家人能不能活命都难说。 你看西汉的吕后,她死后吕家被灭了满门。武则天可不想步这个后尘。她立李显为太子,就是给自己和武家留条后路。 神龙元年正月,她病得起不来了,身边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朝政。宰相张柬之看准时机,带着五百禁军发动政变,杀了张家兄弟,逼她退位。她也没法子,只能让李显继位。第三天就正式把皇位让出去了,李显恢复了大唐国号。 十一月她在上阳宫去世,活了八十二岁。她在遗诏里要求去掉帝号,以皇后身份下葬,跟李治合葬在乾陵。这招太聪明了。以皇后身份下葬,李家后人就不好对她的墓下手。她的牌位能进李唐太庙,享受子孙祭祀。 更重要的是,她这么做保住了武家。要是传位给武承嗣、武三思这些废物,李家肯定要清算,武家满门都得完蛋。现在和平交接,李显当了皇帝,武家人虽然失势,但至少保住了性命。武三思在中宗朝还活得挺滋润,这在历史上可少见。 大唐拿回江山后又延续了两百多年,玄宗时期还出现了开元盛世。她的决定看似吃亏,实际上是最聪明的选择。天下民心向背她看得清清楚楚,不硬碰硬,顺势而为,既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又保全了武家,还避免了天下大乱。 这就是政治家的眼光。不图一时之气,而是看长远利益。她活着的时候当女皇帝,死了以皇后身份进太庙,武家人也得以保全。这一手安排,两百年后回头看,真叫一个高明。 武则天还政李唐这步棋,您觉得是无奈之举还是高明之策?如果是您,会怎么选?欢迎在评论区说说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