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大家都熟知杨振宁,却很少有人了解那个差点和他一起获诺奖的中国女性吴健雄。是她做了

大家都熟知杨振宁,却很少有人了解那个差点和他一起获诺奖的中国女性吴健雄。是她做了高难度实验,证明了杨振宁的猜想。 吴健雄的名字,听起来温柔,却在物理实验室中拥有惊人的能量。她出身于江苏一个崇尚教育的家庭,自幼聪慧过人,不仅成绩优异,还对科学有着近乎执拗的热情。   在那个女性普遍被期待循规蹈矩的年代,她选择了理科,选择了原子物理,选择了走上一条极少人涉足的科研道路。   留学美国后,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迅速在粒子物理领域崭露头角。她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严谨的实验风格,让同行都心服口服。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理论:自然界中的弱相互作用可能并不遵守宇称守恒。   这个理论在当时几乎是“异端”,因为宇称守恒被认为是自然界的基本对称性之一,几乎所有物理学家都将其视为定理而非假设。   杨李的观点,如果不能被实验证实,那不过是纸上谈兵。问题是,这个实验太难了——涉及到低温、磁场、放射性同位素的排列与测量,技术挑战极高,而且需要极强的实验设计能力。   这个时候,吴健雄站了出来。她不仅理解这项理论的意义,更具备验证它的能力。她选择使用钴60原子核,在极低温度和强磁场条件下,观察放射性衰变过程中电子的发射方向分布。   如果宇称守恒成立,左右镜像的实验结果应当一样;但实验结果却清晰地显示了方向性偏差,直接证实了宇称不守恒。   这一发现,堪称物理学历史上的一次地震。理论得到了实验的支持,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此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健雄不仅是实验的执行者,更是设计者与推动者,许多关键的技术细节和方法都出自她本人。   更何况,她的实验不是常规验证,而是颠覆性地推翻了原有的物理观念。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她完全有资格与杨李共享这一荣誉。   但吴健雄自己并未公开表达过遗憾或不满。她继续投身于核物理研究,还积极参与推动女性科学家的发展,曾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的主席,是首位担任此职的女性。   她一生没有回避性别偏见,却也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行动证明,女性可以在最硬核的科学领域站稳脚跟。   吴健雄的成就不止于“一个实验”。她在β衰变、弱相互作用等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是实至名归的“核物理女王”。   她的科研素养、实验能力、学术视野,放在整个物理学界都是顶尖水平。虽然她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早已被时间所铭记。   她的名字被刻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荣誉墙上,被命名为月球上的“吴健雄陨石坑”,甚至还有一颗小行星以她命名。   今天回首,吴健雄的贡献不该被掩盖。她是那个让诺贝尔奖“成立”的人,是那个用冷静和智慧撼动物理世界的人。她或许没有站上领奖台,但她站在真理的前沿。 素材来源:从题词到写短文缅怀吴健雄,杨振宁到访东大的台前幕后 2025-10-19 18:40·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