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汇川区创新三举措保障特殊群体健康安全

近日,汇川区聚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老年独居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日常照护难题,创新实施“智能监测、积分激励、警民联动”三项举措,系统构建起全覆盖、高效能的健康安全守护体系,切实筑牢特殊群体生活保障防线,探索出一条精准化、智能化、有温度的社会救助新路径。

AI赋能,织密“智慧守护网”

“戴上这个,就像身边多了一位‘健康管家’,心里特别踏实。”汇川区董公寺街道的独居老人刘大爷轻抚手腕上的智能手环,连声称赞。为破解特殊群体健康监测难、风险发现不及时等问题,汇川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全区629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统一配发具备血压、心率实时监测功能的适老型智能手环,并同步建成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健康信息平台。平台为每位服务对象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健康档案,并积极探索与辖区医疗机构的数据对接,提供24小时在线健康咨询与问诊服务。运行以来,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发出健康风险预警的均实现100%及时干预,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升级。

积分激励,激发“健康主动性”

“每天坚持戴手环、上传数据有效就能攒积分,积分够了还能兑换体检服务或者米面油,大家都愿意积极配合!”汇川区芝麻镇的特困老人蔡爷爷用积分兑换到生活物资后喜悦地表示。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对象的参与积极性和设备使用效能,汇川区创新引入积分激励机制,将每日规范佩戴手环、健康数据上传稳定、正确使用SOS应急呼叫等行为全部纳入积分管理。服务对象累积的积分可兑换上门体检、日常生活用品等多元化适老服务。该机制推行仅两个月,已有40余名佩戴人获得了生活物资激励,手环主动佩戴率提升15.37%,健康数据上传量增长33.16,成功实现了从“要我戴”到“我要戴”的积极转变。

警民联动,构建“应急快反圈”

“叮铃铃——”汇川区板桥镇派出所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响起,系统显示一位独居老人手环触发SOS摔倒警报。几乎同时,健康信息平台已将预警信息同步推送至指定照料人及镇卫生院,依托警民、医警高效联动机制,救援力量迅速响应、分工协作,仅用22分钟便抵达现场实施救助,为老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此外,汇川区还为重点人群配发的手环加载电子围栏、静止预警等安全功能,持续健全“预警—响应—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与处置流程,力争将平均应急响应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为特殊群体构建起一道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安全屏障。

下步,汇川区将持续优化健康信息平台功能,不断拓展积分激励的应用场景,并计划将服务范围逐步延伸至低收入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等更多特殊群体,致力构建一个保障更全面、服务更精准、响应更迅速的关爱服务体系,让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真正实现“弱有所扶、弱有众扶”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