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沙特正式宣布! 10月26日,沙特电力公司宣布与开发商签署购电协议,协议金额达

沙特正式宣布! 10月26日,沙特电力公司宣布与开发商签署购电协议,协议金额达到120亿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00多亿。   沙特为啥敢这么“壕”?因为人家有更大的目标,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却给自己定了个“2030愿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要冲到130吉瓦,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各占电力结构的半壁江山。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沙特每年得新增2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相当于每天建一个中型光伏电站,这速度比“双十一”清空购物车还快。   但转型不能“一刀切”,沙特现在的电力结构里,石油和天然气还占大头,突然全砍了肯定不行,所以这次签的燃气发电厂,其实是“过渡方案”,燃气轮机发电效率比传统燃油高30%,碳排放量只有煤电的40%。   沙特人的算盘是:先用燃气电厂顶一阵子,等光伏、风电项目陆续建好,再慢慢减少燃气发电,这种“先油后电”的梯度转型,既保证了能源安全,又给可再生能源留了发育时间。   沙特这么急着转型,最开心的可能是中国工程企业,2025年10月,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直接“组团”进场,一口气拿下5个大型风光项目,总金额超300亿人民币,总装机容量7吉瓦。   其中,中国电建在利雅得省阿菲夫镇搞的2吉瓦光伏项目,简直是个“沙漠里的蓝色硅海”,26个月内要建成2000兆瓦的光伏场区,年发电量33亿度,够55万户沙特家庭开一年空调,还能帮沙特每年省下1100万桶原油,减排288万吨二氧化碳。   更绝的是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沙特那地方,夏天能热到50度,风沙大得能埋人,成本还高得离谱,但中国工程队有五大绝招:提前研究政策,把防沙涂层、耐蚀处理的成本都算进报价;优化设计,少征地、少买设备;推行“设计-采购-施工”一条龙,避免后期改方案多花钱。   最后项目毛利率还能稳在12%-15%,比国内同类项目还高3个百分点,这钱赚得让人服气。   沙特的野心可不止于国内,2025年,以沙特为主的海合会国家搞了个地区电网控制系统,计划每年向伊拉克输送3.94太瓦时电力,成本比伊拉克本地市场低20%。   更长远的目标是打通约旦、埃及、土耳其甚至欧洲的电力通道,把中东变成全球清洁能源的“中转站”。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当全球对石油的需求下降,沙特必须证明自己不只是“油库”,更是“电库”,通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沙特既能降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又能通过电力贸易掌握能源市场的新话语权。 沙特的能源转型像一场“富得流油”的实验,有钱、有目标、有执行力,120亿里亚尔的购电协议,表面是买电,实则是买时间:用燃气电厂为可再生能源争取发育期,用中国的技术和管理填补本土能力缺口,最终实现从“卖油郎”到“卖电王”的蜕变。   但挑战也不小,沙特要面对的不仅是技术难题,更是利益重构,传统能源集团、本土劳工、国际资本的利益怎么平衡?   不过,从目前的速度看,沙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用石油赚的钱投资未来,用中国的技术加速转型,用地区电网扩大影响力,这场实验能不能成功,或许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沙特样本”。   毕竟在这个能源革命的时代,敢花钱、会花钱、能花钱,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沙特这波操作,说不定真能让我们看到“石油王国”变身“电力帝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