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张1949年刘亚楼的委任状。注意看主席和副主席签名,5位伟人的书法一展纸上。此

一张1949年刘亚楼的委任状。注意看主席和副主席签名,5位伟人的书法一展纸上。此委任状的日期是4月,第14兵团正式列编是在5月份。3个月后,第14兵团番号就撤销了,组建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成为存在时间最短的兵团。 一九四九年春天,天下已经七七八八,枪炮声往南走,北边的炮灰落地声渐远了。 就在那时候,中央军委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几大野战军重新排了号,东野摇身一变成了第四野战军,架子一搭好,新的兵团就冒了头。其中有个名字,风头刚起就又没了,叫第十四兵团。 听起来挺普通,其实不一般,三个月,来去如风。 这个兵团啊,出身体面。东野里五个最能打的纵队,重新整编后变成了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一军和四十三军。战斗力一个赛一个。东野高层怕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就把这些部队分散开了,三十八军去了十三兵团,四十军进了十二兵团,四十三军落在了十五兵团。只有第十四兵团,两只猛虎揽在怀里——三十九军和四十一军。 这两支部队,不吹不黑,是真打出来的招牌货。三十九军的前身,是攻锦州、拿沈阳的尖刀。四十一军也不差,塔山阻击战就是它扛下来的,打得敌人七荤八素。北平一解放,就是它接管的城防,接着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这种待遇,不是谁都有的。 兵团里还有一支新军,第四十二军,前身是东野五纵。那时候名字还没打响,可别小看它,抗美援朝时在黄草岭把美军卡得够呛,连老美都说,这支部队不好惹。 看兵团底下这几个军,再瞅一眼指挥班子,那可真是豪华。司令员刘亚楼,红军时期就是主力师师长,打过仗,也留过洋,苏联那套军事玩意儿门儿清。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指挥图纸的人,是真知道部队怎么动。他把东野参谋部折腾得跟西方大军参谋部一个架势,林总都夸他。 别小看林总,平时抠得很,说句话得掂两掂分量,刘亚楼能得他一句“难得”,那真是有货。刘指挥过天津战役,用了不到三十个钟头就啃下了敌人苦心经营的大城,震得敌人脑仁嗡嗡响。 兵团政委是莫文骅,百色起义老革命,脑子活络,嘴上功夫硬。副司令黄永胜、刘震,一个能带兵冲锋,一个会调兵遣将,都是顶用的料。副政委是吴法宪,嘴里头虽然严谨,做事却利落,在战时一点不拖泥带水。 按理说,这样的兵团,往南一压,南边的敌军得像纸人儿似的倒。可偏偏,这兵团还没热身,就转了性子。原定四月开始组建,五月才算拉队入编,到八月,连兵团部带人马,直接一锅端了,变成了解放军空军的司令部。 说来也怪,刘亚楼这位司令,从兵团成型起,屁股就没在兵团部凳子上坐热。他原本是东野的参谋长,等到上头发话让他带兵团,他还在忙着交接事务,手下三个军都进河南了,他自己还没南下。 到最后,刘亚楼南下都没去成,人被送去了苏联,说是肝病犯了,要紧急治疗。那年头苏联的医院管用,尤其对这种老干部,组织也不敢怠慢。治完病他回来了,兵团那边还等着呢,结果没等他穿上制服,毛主席就亲点他干另一件事——组建人民解放军的空军。 这事儿他自己也懵圈了。打了一辈子陆战,飞机那玩意儿,他顶多摸过几下,坐飞机还晕呢。他愁眉苦脸去找主席,说自己怕高、怕晕,毛主席哈哈一笑,说:“海军司令可以晕船,空军司令也能晕机,这才公平。”这玩笑一开,刘亚楼知道推不了了。 兵团部就这么一变。不是裁掉,也不是散掉,是整体改编成空军司令部。原地换皮,从带兵打仗变成抓飞行抓雷达抓基地。 其实毛主席这一步,也不是临时起意。早在一九三二年,红军打下漳州,缴获了一架飞机,取名“马克思号”。那时候飞机是稀罕物,刘亚楼听说后像个孩子似的围着看,爬上爬下,眼睛放光。毛主席看着他那股劲,开玩笑说:“以后咱们有空军,就你来当司令。”结果你看,十七年后,这话真成了。 可别觉得这只是情分。实际上,刘亚楼的那点苏联底子,在这时候特别吃香。那会儿建空军,离不开苏联的帮衬。通信、雷达、飞行器,样样要人教、要人给。刘亚楼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待过,还真跟苏军并肩打过仗,拿过苏军的少校军衔,这种人,能把中苏之间的话说透说明白,也更容易让人家使劲帮。 东北民主联军时期,他还兼过航空学校的校长,训练飞行员、搞飞行教育,这些都不是纸上谈兵。毛主席要的是能上手的人,不是看热闹的。 那为什么第十四兵团说撤就撤?也不是兵员不够,也不是仗打不下去。说到底,是局势在变。三大战役打完,渡江战役又顺着水路推进,南方的局势基本稳了。这时候再上一个兵团,也就是图个快,而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局。与其让精锐多走几步路,不如干脆抽出来,去干建空军这个铺底子的活儿。一个是添彩,一个是打地基,孰轻孰重,上头一称就清楚。 别看兵团没了,兵可没闲着。三十九军被划给十三兵团,打衡宝、扫广西,一路杀到镇南关,脚都踩到越南边儿上了。四十一军配给十二兵团,打完广西又进了十五兵团,在广东剿匪,硬骨头一个个啃。四十二军更有意思,野战军直属,哪里急就往哪冲,后来和三十九军一块儿进了朝鲜战场。 这种部队,不管贴什么牌子,走到哪儿都能顶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