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88年,演员李嘉存花了38万,在北京买了一套别墅,又花了2000块月薪请来保

1988年,演员李嘉存花了38万,在北京买了一套别墅,又花了2000块月薪请来保姆打理。没想到保姆竟然反客为主,甚至想将别墅占为己有,不肯搬走。 主要信源:(喜剧综艺社——刘洪沂爆料李嘉存买房趣事,主人变佣人,还得给人看孩子丨星夜) 1988年北京城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柳絮像雪花般在胡同里打着旋儿。 刚拍完"六必治"牙膏广告的相声演员李嘉存,揣着厚厚的存折,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穿行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 广告带来的丰厚报酬让他萌生了置业的想法,经过多方考察,他最终看中了南城新开发别墅区里的一栋红砖小楼。 这栋别墅最打动他的是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天桥听相声时,说书人常讲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典故。 尽管38万元的售价在当时堪称天价,相当于普通工人上百年的工资收入,但想着能让年迈的母亲安享晚年,他还是咬牙买下了这处宅子。 为更好地照顾母亲,他以每月2000元的高薪聘请了一位河北籍的保姆。 起初,这位保姆确实勤快能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李嘉存还暗自庆幸找到了靠谱的人选。 谁知好景不长,半年后保姆就开始原形毕露,不仅把乡下的亲戚接来常住,还擅自锁上了他存放珍贵画作的阁楼。 有一次,李嘉存要取一幅画送给友人,保姆竟叉着腰挡在门前,理直气壮地说: "这些破烂玩意儿我帮您收着呢,别瞎翻腾了。" 更令人发指的是,她竟然偷偷将家中的紫砂壶、字画等贵重物品陆续变卖。 李嘉存忍无可报警处理,保姆这才骂骂咧咧地搬走,临走时还顺走了一对珍贵的青花瓷瓶。 这场闹剧让这栋别墅成了李嘉存的心病。 最终他决定出售房产,但由于当时楼市低迷,只能以35万元成交,净亏损300万元。 这笔损失相当于他拍摄几十条广告的收入,但更让他痛心的是对人性信任的崩塌。 出身京剧世家的李嘉存本是个实在人,1954年在北京胡同大院里长大。 虽然父亲是京剧团的武生,但他从小就对天桥的市井艺术情有独钟。 放学后常常溜去听相声、看摔跤,有时还跟着摆摊的艺人学几手杂耍。 插队返城后分配到铁路局工作,下班后仍坚持到工人文化宫学习摔跤。 1980年,铁路文工团招收相声演员,他凭着扎实的功底和喜庆的长相被录取,拜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高英培门下。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很快在相声界站稳了脚跟。 但真正让他家喻户晓的,是1992年拍摄的"六必治"牙膏广告。 当时原定的演员临时变卦,导演助理推荐了"长得喜庆"的李嘉存。 试镜时他穿着白大褂咧嘴一笑,那句"牙好胃口就好"的广告词一说就是十几年。 广告播出后,他走在街上都会被人认出,去买菜时摊主总会多塞几根葱给他。 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名气也带来了烦恼,观众只记得他是"牙膏大叔",忽略了他作为相声演员的专业素养。 有一次参加春晚排练,他刚上台观众就喊"牙膏大叔",准备好的包袱愣是没响,这让他深感失落。 别墅风波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四十岁那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 在满是年轻人的课堂上,他这个中年大叔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美院胡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素描课上画老太太肖像时,他巧妙地将皱纹画成了相声表演中的包袱褶子,逗得全班同学开怀大笑。 老师却从中看出了门道,点评说: "李嘉存的画作有着独特的烟火气息,就像他说的相声一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如今,他的画室取名为"二吃堂",寓意着"吃苦"和"吃亏"的人生哲学。 墙上挂着他自题的打油诗,角落里整齐地摆放着收藏的各类紫砂壶。 那些曾经让他成名的广告剧照,已被收在角落的相册里蒙上了薄薄的灰尘。 有电视台去采访,见到他正在耐心地教孩子们画国画。 问及当年的别墅事件,他望着院子里新栽的葡萄藤,淡然地说: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别墅就像个蹩脚的捧哏,该换就得换。" 这场房产纠纷虽然让他蒙受了经济损失,却也促使他回归艺术本心。 在教导学生时,他总说: "吃亏是福,就像作画要懂得留白,人生也要学会适时止损。" 而当年别墅里那棵老槐树,早已在新业主改造庭院时被移走,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那些人生的教训,却如同年轮般深深烙印在李嘉存的艺术生涯中,成为他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养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