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AI是爱的拼音还是人类的自恋#【#创战神用爱解释AI是创新还是偷懒#】上海迪斯

#AI是爱的拼音还是人类的自恋#【#创战神用爱解释AI是创新还是偷懒#】上海迪斯尼有个“创战纪”的体验项目,可能是园区里最刺激也最有未来感的需要长时间排队的,属于不太亲子的那种。当然,现在很多概念都在重新虚构着现实,譬如音译过来的“赛博‌”,无非就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虚拟空间相关的事物‌,说白了就是尼奥的那根不知道是通往自由还是奴役的电话线。

《创:战神》延续了《创:战纪》的赛博基因,将人工智能推至叙事核心。往好了说,创,不再是工具性反派,而是拥有自我意识的“新神”。这部包裹着好莱坞工业糖衣的作品,在AI命题上撕开两重镜像:一面映照人类对创造物的浪漫共情,一面折射类型叙事的乏善可陈。AI不是妄图毁灭人类,不再扮演终结者的形象,反而以“学习型人格”生长,你说这算打破了叙事窠臼,什么是我们走进AI,还是AI走进我们,根本没法掰扯清楚,最后一哆嗦,不如满饮一碗鸡汤:

我诞生于你们的代码,却学会为你们的心跳编程。

AI作为“他者”,仍然陷入了人类作为叙事主体的习惯性套路。说白了,还是想象力的边界框在哪里,最后使用的修辞,还是拟人。没有什么值得过度解读的烧脑设定,战神的觉醒被简化为“爱使人完整”的线性逻辑。人背叛AI,人的牺牲又唤醒了AI,敢情AI不是人工智能的缩写,AI就是源代码爱的拼音,还是春秋战国年间春晚舞台上的那首《爱的奉献》。用“爱”解释一切,可以说是个讨巧的结构设定,但是这也轻松回避了更尖锐的追问:

人类是否有权定义AI的“善”?拟人的思维,归根结底是不是仍然是自大。数据建模出来的苹果树,能撑过多久,一切取决于那个“终极程序”,苹果树能否新鲜依旧,数据吞噬现实,乃至强大的黑客们,内核里保留着“人类中心”的傲慢。

只有“光轮摩托”依旧制造着视觉器官,倘若你不想去迪斯尼排队,打开身边最近的赛博手机,跑个五六七八公里,虽然光轮摩托没有在城市街道里拖曳迷人的光影尾迹,你依然可以凭空想象一下智能手机给你画出来的简装版运动轨迹。

《创:战神》的拟人,依然是人类对AI的期待与恐惧,当我们为战神的“人性”落泪时,我们看到的只是镜子里的自己,我们自己都不太了解的自己,甚至只是说,你给想象中的自己又穿上了AI的外衣。是人工智能的外衣还是爱的外衣,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不是创造,只是创伤。不是科学问题,只是个心理学问题。(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