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42岁的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辞去工作后,趁着60岁的丈夫不注意,带着存款147万,前

42岁的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辞去工作后,趁着60岁的丈夫不注意,带着存款147万,前往上海与一位80后年轻男子见面,没想到,这次相遇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未来! 辞职前的日子里,张泉灵的生活已悄然生变。一次帕劳潜水度假时,持续咳血让她经历肺癌排查,最终确诊只是气管咳破,却让她开始重新审视人生。 看着水下穿透波光的阳光,她意识到自己的好奇心仍未被满足,而互联网浪潮正席卷的新领域,恰好成了这份好奇心的出口。 她跟着朋友参观互联网公司,听着 “商业模式”“获客渠道” 这些陌生词汇,心里的转向悄然发生。 猎豹移动的傅盛看出她的动摇,邀请她加入刚筹备的紫牛基金。 两个月的犹豫里,反对的声音不断,但傅盛带她走访谷歌、Airbnb 等企业的经历,让她发现创投 “投人” 的核心,与自己 18 年记者生涯积累的识人经验一脉相承。 2015 年 7 月,她正式递交辞呈,从《焦点访谈》的演播室走进了创投圈。 那份 147 万存款,是她多年工作的积蓄。 她带着这笔钱去上海见的 80 后,是在网上发布历史科普内容的 “二混子”。对方用通俗幽默的方式解读历史,这种内容形态让张泉灵看到了内容创业的潜力。 她把全部存款投了进去,支持对方全职创作。这个决定最初没告诉大 18 岁的丈夫,直到后续进展逐渐清晰。 加入紫牛基金后,张泉灵的生活被项目考察填满。 她和团队聚焦人工智能与内容创业两大方向,一年多时间投出 26 个项目。“年糕妈妈” 从母婴内容平台转向电商,单日销量能达数万份;“编程猫” 专注少儿编程教育,靠内容付费实现稳定收益。 这些案例让她更确信,内容能成为低成本获客的渠道,也能在教育领域创造价值。 她的焦虑也曾真实存在,转行初期哭鼻子的次数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多。 看到不理解的项目被追捧,会反复思索其中的逻辑;遇到一线基金争抢项目,会琢磨自己遗漏的关键信息。 但记者生涯练就的敏锐,让她在资本寒冬里保持清醒,避开单纯依赖广告盈利的内容项目,坚持选择有长期价值的标的。 四年后,“二混子” 的作品成了现象级读物,相关项目估值大幅增长,张泉灵的 147 万投资获得丰厚回报。她在创投圈站稳脚跟,紫牛基金的业绩逐渐凸显。 从战地记者到创投合伙人,她的转型被外界关注,但她更在意的是亲手帮一批年轻人实现了梦想。 那场上海的会面,最终成了双向成就的起点。张泉灵用积累的经验与资本,点亮了年轻创业者的道路;而对方的创新实践,也让她在人生下半场找到新的价值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