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翔安推出“碳票变钞票”新模式

晨报讯(记者张雅雯通讯员洪小培)近日,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减排量交易在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正式签约落地。这一创新实践,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领域追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全新路径和示范样本,也为社区居民持续参与垃圾分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介绍,自2016年成立以来,鼓岩社区始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25年以来,该社区的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分出率达到45%以上,位居翔安区第一。翔安区住建和交通局联合翔安生态环境局,以鼓岩社区为试点,探索出“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的创新模式。

该模式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提供“碳减排核算方法”,科学测算出垃圾分类带来的碳减排量。随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可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自愿认购相应碳减排量,以履行因违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所产生的损害赔偿义务,从而真正实现将“碳票”转化为“钞票”。

据了解,鼓岩社区此次共交易碳减排量2250吨,收益达1.8万元。“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社区,专门用于投入垃圾分类的激励、培训、宣教、设施提升等。”鼓岩社区党总支书记彭天河说。

该创新做法获得居民广泛认可。“做环保还能有收益,大家更有积极性了。”社区居民缪阿姨告诉记者,这种做法值得大力推广。

下一步,翔安区将持续完善机制,把鼓岩社区的经验推广到更多社区,让垃圾分类的碳减排收益惠及更多居民,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践行、全社会共治”的生态保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