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大河报小记者 “蔗” 里寻甜!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研学之旅圆满落幕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通讯员汪星晨

10月26日,百余名大河报小记者走进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开启集农耕体验、文化探索与科技认知于一体的研学之旅,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满满。

“快看!这根甘蔗好粗啊!”刚踏入甘蔗种植区,小记者们就被成片挺拔的甘蔗林吸引,兴奋地围在田埂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戴上手套,手握小镰刀,认真学习砍甘蔗的技巧——“先找到甘蔗根部,镰刀要斜着下刀,用力要稳!”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挑战。有的小记者力气小,反复尝试几次才成功砍下第一根甘蔗;有的则小心翼翼地避开叶片,生怕被划伤。当亲手砍下的甘蔗被剥开外皮,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口腔中蔓延,“这是我吃过最甜的甘蔗!”脸上洋溢的笑容比甘蔗更甜。

甘蔗林旁的蔬菜地里,“冬瓜寻宝记”热闹开启。藤蔓间的大冬瓜裹着白霜,小记者们惊叹不已。工作人员传授挑选成熟冬瓜的方法——看白霜厚度,摘时需托底稳剪。力气大的孩子独自抱瓜,力气小的两两组队,冬瓜“咕噜噜”滚地,引得众人欢笑。

秋日的豫见江南,一片浪漫的粉黛乱子草正肆意绽放,为研学之旅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在粉黛花海旁,工作人员为小记者备好材料,开启“粉黛DIY创作”。孩子们或坐在花海边,认真勾勒粉黛草的轮廓。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一个个精致的手工作品新鲜“出炉”,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在粉黛花海边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份秋日的美好。

除了自然与创意的碰撞,此次研学还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元素。小记者们走进移民文化展示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展品等,了解移民的历史背景、迁徙历程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原来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是从其他地方迁过来的,他们还带来了这么多有趣的习俗!”孩子们一边听讲解,一边不时驻足观察展品,好奇地向讲解员提问。通过此次参观,小记者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更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这里的温度和湿度都是自动控制的?”在5G智慧大棚内,小记者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与传统大棚不同,智慧大棚内看不到泥土,蔬菜都种植在装有营养液的管道或栽培槽中,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都通过5G技术实时传输到控制终端,工作人员只需在屏幕前操作,就能精准调控大棚内的环境。“这些蔬菜靠营养液生长,比传统种植更节省空间,产量也更高!”讲解员一边演示控制终端的操作,一边向小记者们介绍智慧农业的优势。孩子们围在控制屏幕前,认真听着讲解,不时发出“好神奇”的感叹。

此次大河报小记者豫见江南农耕体验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体验了农耕的乐趣,感受了丰收的喜悦,更让他们在文化探索与科技探秘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正如一位小记者在研学日记中写道:“今天的旅程就像一颗甜甜的甘蔗,不仅有收获的甜,还有学习的甜、成长的甜!”未来,大河报将继续为小记者们搭建更多实践学习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