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展望“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吴晓求、滕泰、贺强……他们这样说

10月26日,“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展望中国资本市场‘十五五’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等多位知名专家,就“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条件和动力等多个话题展开论述。

吴晓求在会上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目标一定是要构建一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居民和社会财富,同时具有强大创新激励功能的现代金融体系。

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十五五”时期,改革和开放仍然是两大主线。

资本市场不能局限于只是一个融资功能,它还有更大的目标,牵引市场成长,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

资本市场第一是社会向上的激励机制,第二是社会财富管理机制,“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主要是要重构中国资本的生态链。

针对制度激励的重要性,吴晓求认为,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它需要非常漫长的科学思想和知识的积累。没有对失误的包容,没有容错机制,甚至没有在科学上有不同见解的存在,那肯定不会有科学知识的积累。因此,在资本市场,必须要让前行者得到溢价。

同时,吴晓求指出,中国的市场一定是开放的市场,现在的管道式开放要过渡到全面开放。双向开放既可以是资金量的开放、投资者的开放,还可以考虑是否是上市公司的开放,对此,还可以研究外国有成长性的企业到中国来上市,让中国市场慢慢变成一个国际的新市场。

展望“十五五”,滕泰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增长模式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越来越高,过去以信贷驱动的房地产、基建、厂房设备等这种投资已经不可持续,未来的增长模式必然是资本加科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芯片、量子科技、核聚变等科学成果转换。”

在滕泰看来,资本市场长期牛市必须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牛市提高创新企业估值,让更多资金流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会加快夕阳产业的退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长期慢牛让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推动下改善治理,提升效益;牛市带动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财富效应持续推动消费……只有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互相促进的经济基本面,才是支持长期牛市的条件。

如何保持“长牛”,贺强则指出,“今后五年,要想使股市走出长牛行情,除了上市公司总体业绩需要不断提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股市的资金要不断地增加。”

关于如何进一步增加股市的资金,贺强建议,应想方设法进一步扩大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大机构投资股票的规模;应当考虑扩大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股票投资规模;引导外资进入中国股市进行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