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改革报
□王帅
近年来,国网山东沂源县供电公司坚决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主责主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强配网管理、优服务模式增强核心功能,以培训资源重置、创新活力再激发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县级供电企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配电网建管机制。建立项目储备库竞争性排序机制,精准定位网架薄弱环节和需求增长点,将投资优先投向故障率高、电压质量差、需求迫切的区域,推动项目储备从“被动上报”向“主动谋划”转变。推行“项目经理+柔性专班”负责制,抽调各专业骨干力量组成专班,以“黑名单”与“星级评价”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支付、后续投标资格直接挂钩,确保全流程管控,朱家户联村片区配网配套工程获“2025年度中国电力配网优质工程”。实施“网格化+责任制”运维模式,将新建设备全
部纳入供电服务网格管理体系,明确运维责任主体,制定差异化巡检标准和作业流程,配套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大幅提升配电网坚强水平,配电线路跳闸率同比下降60%,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到100%,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
优化电力服务模式。构建标准化服务基础管理新机制,系统规范业扩报装、故障报修等关键服务流程,建立统一作业标准和话术规范,分层次开展服务员工技能培训,实现服务标准化全覆盖,95598零投诉达到1776天(截止到10月11日)的长周期记录。建立非直供小区专项“政企协同”机制,促请政府创新实行“国投垫付、国债偿还”的资金衔接模式,确保土建工程资金及时到位,超前完成26个非直供电小区改造接收工作,惠及3184户。创新重大项目专项服务机制,主动前移服务窗口,全过程跟踪234个省市县重大项目,提供从报装到送电的全流程协办服务,全力确保重大项目“入驻即送电”。随着今年3座集中式光伏电站和8座分布式光伏电站顺利投产,5月25日,沂源县境内新能源风电光伏装机总容量突破百万千瓦大关,目前已达到110万千瓦。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建立“起航-巡航-领航”三维进阶纵向模型,起航阶段通过量化培养和导师绑定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定岗择岗直接挂钩;巡航阶段依托“能力画像”实现青年员工精准评价和培养;领航阶段通过创新平台和挂岗锻炼加速骨干人才成长,实现人才质量提升和梯队优化,获山东省电力调度智慧数字应用职业技能等省部级竞赛奖项5项。构建“培训线+培育线”双线融合横向模式,培训线融合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和线上课堂,增强培训实效性和覆盖度;培育线以“青创赛+孵化器+成果转化”全链条支持员工创新实践,持续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催生创新成果,双线推动知识向能力转化、创意向成果落地,获全国QC小组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1项,山东省管理创新等省部级创新奖项13项,淄博市管理创新等市级创新奖项8项。
下一步,国网沂源县供电公司将持续巩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成果,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