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科学食疗 合理进补是关键

转自:劳动午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食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错误使用也暗藏风险。关于食疗,很多人存在疑问:食疗和保健品有什么区别?哪些中药能用于食疗?秋季食疗怎么吃才对?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谢俊大、药剂科药师阮佳琦为公众答疑解惑,教您“看懂”中药、科学食疗。

什么是食疗?

食疗是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体、预防或辅助改善疾病的方法,其核心在于饮食均衡、辨证施膳及食材多样化。食疗并非药物的替代,但能通过天然食物调整体质、缓解症状。食疗需长期坚持,同时结合规律作息与运动,这样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食疗与普通保健品有什么区别?

食疗原则上属于普通膳食营养食品的范畴;普通保健品不属于食品类别,而是属于保健食品类别。食疗与保健品的核心区别在于,食疗属于普通食品,仅用于补充营养,不可声称功能效果可以在家制作(自用);保健品需经国家监管部门审批并获得批准文号(如[国食健字][卫食健字])取得“蓝帽子”标识(正规保健品的法定标志)。部分商家可能将非食品类“保健品”如器械、理疗产品等混称为“保健品”,但这类产品不属于食品监管范畴。

秋季常见养生食材及养生配方

秋天天气比较寒冷、气候干燥,适合多吃一些清肺润燥,生津止渴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杏仁、桑叶、沙参、蜂蜜、山药、沙棘、石斛、荸荠、莲藕等等。

参加户外活动外感风寒者,则适合食用一些散寒解表的食物,如生姜、大枣、大葱、杏仁、紫苏叶等等,这时候并不适合食用牛羊肉进补。

其实,中医讲究顺应四时而养生,提倡多食用应季的食材。不同季节选择不同,春季养肝多食绿叶菜,夏季清热祛暑选绿豆,秋季润燥可食梨,冬季温补吃核桃、栗子。

比如北方比较流行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也属于日常食疗养生的经验。萝卜可以助消化,帮助排气,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等;生姜可以开胃止呕、散寒解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几个四季养生食疗方:春季养肝的荠菜豆腐汤(荠菜100克+嫩豆腐1块),可以清肝明目。夏季清热的荷叶冬瓜茶(荷叶10克+冬瓜皮20克煮水),可以防暑热头晕。秋季润燥的五汁饮(梨汁1000克、荸荠汁500克、莲藕汁500克、鲜麦冬汁500克、鲜芦根汁100克),可以生津止渴,清热解烦。冬季温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克+生姜20克+羊肉去骨切块500克)可以驱寒暖身。

常见中药食疗的适用人群与禁忌

中药食疗主要适用于亚健康人群,这些人往往免疫力偏低,从中医来看,多属于气、血、阴、阳偏虚的体质。黄芪、党参、西洋参等常用于偏气虚者;当归、大枣、阿胶、龙眼肉等常用于偏血虚者;地黄、麦冬、百合、石斛、枸杞等常用于偏阴虚者;肉桂、干姜等常用于偏阳虚者。

针对不同的体质须采用不同作用的食疗方。常见的食疗方推荐以下几种:

黄芪枸杞茶适用于气虚乏力、易感冒、免疫力低下者,阳盛体质(易上火)或感冒发热初期者慎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适用于血虚畏寒、手脚冰凉、女性经期不适者。阴虚火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或容易上火者慎用。

山药莲子粥(山药、莲子、粳米)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失眠多梦者。无明显禁忌,但莲子稍难消化,不宜过量食用。

百合银耳羹(百合、银耳、冰糖)适用于肺燥干咳,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者。外感风寒(受凉感冒)咳嗽初期或脾胃虚寒(易腹泻)者慎用。

食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亚健康人群。有些人体质较差,会出现“虚不受补”,反而出现上火、腹胀、腹泻等症状,其主要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等有关。

“保温杯里泡枸杞”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枸杞性甘味平和,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属于补益药类中药。感冒患者、体内有炎症者、脾胃虚寒者、易上火人群、糖尿病人群及儿童等特殊体质或情况需要特别谨慎或避免长期饮用。

感冒发热者服用易闭门留寇,可能加重病情,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阴虚火旺者过量服用易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表现,需搭配凉性药材中和或避免食用;炎症及感染患者,如口腔溃疡、消化性溃疡者服用,可能加速炎症发展;脾胃虚弱者服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尤其急性胃肠炎发作期禁用。

此外,有报道枸杞可能引起血压波动或血糖升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严格控制用量,必要时监测血压和血糖的变化。

山楂能消食,何时食用效果最好?和健胃消食片有什么区别?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尤其适合饭后食用。饭后食用山楂能有效促进消化,缓解腹胀,特别是对于肉食积滞效果更佳。山楂中的有机酸和酶类成分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强消化酶活性,帮助分解食物。

虽然有观点认为饭前少量食用山楂可开胃,但多数还是建议饭后食用更为安全有效。空腹食用山楂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过多,甚至形成胃石。因此,为了避免造成不适,最佳选择还是饭后食用山楂。

山楂和健胃消食片的功效相近但有所不同。简单地说,山楂偏重“消食”,尤其对肉食积滞效果好。而健胃消食片则兼顾“健脾”和“消食”,更适合脾胃功能弱的人群。

□本报记者宗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