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沈阳游客的二刷邯郸道并非什么新鲜事儿。
“还会再来的,邯郸。”网友“会飞的荷鲁斯”在微博上晒出旅行九宫格的同时,记录了当下的心情。
还有网友感慨:即使回来了,还是会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想去体验一年四季的风景,即使有很多都是自己去过的地方……
邯郸
究竟有什么魅力
让人来了还想来
甚至N刷呢?
邯郸,犟!
邯郸
像个犟老头儿
甭管其他城市咋的“更换头像”
从殷商甲骨文里的“甘丹”到现在
3千多年只用一个名儿
连个曾用名都懒得取
堪称全国最倔强的城市
有多少人是因为
刷到#三千年没改过名的城市这个热搜
非要来看看

邯郸,嘴严!
满以为邯郸只是犟
来了才发现
还嘴严




于大多数而言
邯郸的初印象
应该是成语“邯郸学步”
原以为
邯郸靠着成语就能躺赢
来了才发现:
考古学家在磁山遗址挖出8000年前的炭化粟颗粒,
证明这里养活了华北最早一批“宅男”;
磁山先民,种粟、驯鸡、嗑核桃,
硬核生存技能点满;
娲皇宫摩崖刻经13万字露天晒着;
鼎鼎大名的学步桥,
也仅仅“混”了个市级文保;
响堂山石窟里,
三、四千尊大小不一的雕像,
几乎没有一尊是完整的,
即便处处残缺,
依然难掩其历史与艺术的魅力……
邯郸,
是一座将三千年光阴镌刻进基因的活态博物馆。

但更颠覆认知的是
三千年文脉化作市井烟火
历史成了脱口秀演员
这里没有拒人千里的古旧感
只有把文化嚼碎了融进日常的从容
推着早餐车的大娘能用“黄粱美梦”的典故介绍菜团子:“尝尝这小米面做的,保你吃完做美梦!”
在公园、在广场、在社区、在闹市街头,戏曲、情景剧、乐团表演,“遇见艺术”就在身边。
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你可以兑换文牒手持银锭逛古代CBD,与李白对饮,看骑兵呼啸,在数字光影里体验成语之都的现实表达。
邯郸,
恍若一个古今对话的剧场,
又潮又“烟火”。
邯郸,值得来!
游客怕停车难、停车贵,邯郸免费开放停车场!
游客担心去景点不方便,市内公交免费到景点!
……
免费“吃”免费“喝”免费“停”免费“购”免费“乘”
国庆游邯郸,五大免费宠客,够排气!
网友“可乐妈爱分享”
邯郸太像样了,大气。我们在新世纪停车一整天,车费16,看我们外地车牌,停车费全免了,下次还来!
网友“西青慧赢”
这次旅行忍不住为邯郸体验点赞,邯郸人民很热情。体验一,服务员、保安、志愿者、交警、公安、群众都非常热情好客。体验二,邯郸市内停车位非常多,而且全都免费,收费停车场对外地车辆免费,这一点体验非常好。体验三,消费不高,比较亲民,免费景点很多,邯郸值得来!

邯郸的“宠粉”
从不是一锤子买卖
当别的古城在卷网红、卷演艺、卷松弛感时
邯郸默默修炼着“留人读心术”
让每个来过的人都变成行走的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