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消息,一场覆盖存量与增量房地产市场的房贷利率系统性调整(现在房地产市场上的“调整”可以和下跌、下降、降低同意),即将在10月20日落地。据了解,这一次的房贷利率的调整,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利率下行,而是兼具精准性与创新性的政策组合拳。这既直接触及购房者的成本核心,也为持续调整的房地产市场,注入关键的动能。
此次房贷利率的调整,基本上是以“LPR基准浮动加上固定加点优惠”为核心内容,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广、红利力度大的“减负体系”,救市政策设计的精细化程度,也有显著提升。除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的二套房外,全国第一套商业性个人住房的贷款,统一执行LPR-30BP的标准,并明确了排除公积金贷款、商用房贷款及逾期房贷,始终聚焦在住房的居住属性方面。
据业内人士分析,10月20日的5年期 LPR ,将下调10-20个基点,从当前3.5%降至3.35% 左右,叠加LPR-30BP的固定折扣后,大多数城市的实际利率,可能降低到3.05%,像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更有望触及历史的新低。值得关注的是,固定利率的房贷持有者,可以零费用转换为LPR浮动利率参与调整,银行将进行批量操作,这样做的结果,将极大降低居民享受红利的门槛。
对于购房者个体来说,减负效应特别显著:以一套100万元的房子,30年期的贷款为例,若此前利率为4.4%(LPR+55BP),房贷利率下降后,每月可以减少房贷469元,全部利息将减少14.06万元;存量市场的调整,更具突破性,例如,2025年1月1日前发放的首套房贷款,只要当前利率高于 3.2%(LPR-30BP),10月25日批量调整到位,一套100万元,30年期的贷款,最高可省利息20.4万元。这种 “应享尽享”的设计,预计将惠及1.5亿的人口,5000万户家庭。每年减少房贷利息的支出,大约为1500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构成本次政策加码的直接动因,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动能不足。虽然今年5月以来,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LPR 降3.5%、公积金利率降至2.6%的历史低点,首付款的比例也降到了15%,但居民购房的信心,仍没有任何提升。据“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即便利率降至2.95%,30年期100万贷款的月供,依然高达达4090元,对月收入低于1万元的家庭来说,房贷收入比依然超过了40%的风险线。同时,相当多的城市二手商品住宅的挂牌量不仅在高位,还在继续增加。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也没有完全缓解。
此次房贷利率调整的本质,是通过精准滴灌式的调整,降低民众的购房负担,而不是单纯地刺激房地产市场重回高速增长轨道(实际上,谁都知道,房地产市场重回高速增长轨道,根本就不可能)。其政策的逻辑,将始终锚定在“稳预期、促平衡、建长效”的核心目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