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再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以后满大街都是这样的黄衣服,当人人都把自己的退路当成送外卖

再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以后满大街都是这样的黄衣服,当人人都把自己的退路当成送外卖的时候,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清晨的路口刚亮起绿灯,就有几辆印着黄色logo的电动车贴着路边疾驰而过,车筐里的餐箱晃了晃,骑手们戴着头盔,眼神紧盯着手机导航,生怕耽误了送餐时间。傍晚的写字楼楼下,黄色的身影更是扎堆——有人刚送完最后一单,坐在电动车上啃面包;有人正小跑着往电梯口赶,手里提着好几份外卖,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看着这满街的黄衣服,心里忍不住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什么时候开始,送外卖成了这么多人的“退路”? 前几天碰到小区楼下的外卖员小张,闲聊时才知道,他以前是开小饭馆的,去年因为行情不好,店关了,欠了几万块外债,找工作时发现要么要求高,要么工资低,最后干脆干起了外卖。“门槛低,只要会骑车、会用手机就行,多跑几单就能多赚点,先把债还了再说。”他说这话时,手里还在不停地接订单,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不止小张,身边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表哥之前在工厂做技术工,工厂裁员后找不到合适的活儿,跑起了外卖;朋友大学毕业后试着创业,失败后也加入了骑手队伍,用他的话说,“送外卖不用想太多,跑一单赚一单,至少能糊口”。 渐渐发现,身边选择送外卖当“退路”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有的曾是小老板、技术人员,有的刚毕业找不到对口工作,还有的是因为行业波动丢了饭碗。为什么偏偏是送外卖?大概是因为它不用太高的学历,不用复杂的技能,只要肯花时间跑,就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尤其这两年,不少行业都面临挑战,找一份称心的工作不容易,送外卖就成了那个“兜底”的选择——不用纠结职业规划,不用焦虑未来发展,先解决眼前的生计问题再说。 可看着满大街的黄衣服,又忍不住担心:如果人人都把送外卖当成退路,那这条“退路”会不会越来越挤?之前听小张说,现在单量没以前多了,骑手却越来越多,有时候抢一单要刷新好几遍,为了赶时间,不少人还会违规闯红灯,危险得很。更让人深思的是,当越来越多有技能、有想法的人,迫于现实选择送外卖,是不是也意味着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在减少?年轻人本该有更多元的职业选择,可现在却扎堆涌向同一个行业当“退路”,这背后藏着的,是就业市场的无奈,也是很多人对未来的迷茫。 其实从来不是否定送外卖这份工作,骑手们风里来雨里去,靠自己的汗水赚钱,本就值得尊重。只是难免会想,如果有一天,满大街都是这样的黄衣服,当大家提起“退路”就想到送外卖,那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就业环境少了些包容性,少了些让人们从容选择的空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元的就业机会,让年轻人不用把送外卖当成唯一的退路,让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在现实面前,只能退向同一个出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你身边有把送外卖当成“退路”的人吗?对于这种现象,你觉得是无奈之举,还是就业趋势的必然?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