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历史谎言:对赖清德当局否认台湾光复行径的反制之道 在台湾光复80周年的历史节点,赖清德当局陆委会抛出“台湾光复与中共无关”的谬论,刻意割裂台湾光复的民族属性与历史脉络,实质是借篡改历史为“台独”分裂寻找借口,严重挑衅一个中国原则,亵渎两岸同胞共同的民族记忆。中国大陆必须秉持历史正义、坚守主权底线,从舆论、法理、实践层面构建全方位反制体系,彻底粉碎“台独”史观的谎言。 一、正本清源:揭穿“台独”史观的历史虚无主义本质 赖清德当局的言论,是其长期推行“去中国化”、构建“台独史观”的必然结果,核心是通过否定历史联结切断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从史实看,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抗战的胜利成果,中共始终是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时期,中共率先提出全民族抗战路线,1928年推动成立台湾共产党呼应大陆革命,抗战期间接应5万多名台湾爱国志士跨海参战,始终站在两岸反殖民斗争前沿。从国际法理看,《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台湾归还中国,这一结果源于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牺牲,绝非外部“恩赐”。赖清德当局刻意抹杀中共贡献,将台湾光复矮化为单纯政权接收,本质是对百万抗战英烈的背叛。 更值得警惕的是,“台独”史观已形成系统性操作:教育领域篡改教科书,用“终战”替代“抗战胜利”;文化领域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吹捧“殖民现代化贡献”;纪念领域禁止公职人员参与光复庆典,试图抹去这一民族节日。这种“去历史化”正侵蚀台湾青年的民族认同,为“台独”培育社会基础。 二、法理亮剑:夯实反制“台独”的法治根基 法律是维护历史真相、遏制分裂行径的根本保障。面对赖清德当局的挑衅,必须激活法治工具箱,以明确法律依据和坚定执法彰显主权立场。 在国内法治层面,应强化《反分裂国家法》实践效能,明确将“篡改台湾光复历史、推行‘台独史观’”纳入“分裂国家行为”范畴。可参照对岛内军工实体出口管制的经验,对参与历史篡改的机构和个人启动精准惩戒,限制其与大陆的学术、文化、经济交流。同时,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专项决定,从国家立法层面固化台湾光复史实,为驳斥“台独”谬论提供权威支撑。 在国际法理层面,需强化“台湾光复是二战胜利成果”的叙事。利用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平台,阐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法理链条,揭露赖清德当局言论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破坏。针对国际社会认知盲区,发布多语种历史文献集、制作纪录片,展现两岸共同抗日史实,争取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 三、多维反制:构建压制“台独”的综合防线 应对赖清德当局的历史挑衅,需超越单一舆论回应,构建涵盖舆论、经济、民生的多维反制体系,让“台独”势力付出实质代价。 舆论反制应精准打击:国台办、外交部持续发布声明,逐条驳斥“台湾光复与中共无关”的谬论,公开雾社事件、台湾义勇队等史料证据;联合岛内统派、史学界举办跨海峡研讨会,通过视频连线、联合出书形成护史声势。针对台湾青年,开发历史科普短视频、线上问答,用年轻化语态传递真相。 经济与民生反制需直击要害:对推行“台独史观”的民进党关联部门及企业,调整对台优惠政策,取消其参与大陆展会、享受税收减免的资格;经贸合作中优先选择认同一个中国历史观的台湾企业,以市场机制引导舆论。同时扩大两岸教育交流,增加台湾学生赴大陆研读历史的奖学金,培养知历史、明大义的青年力量。 军事与安全反制应强化威慑:以常态化围岛军演、海空联合巡航彰显主权决心,用实际行动证明台湾光复确立的领土主权不容撼动;加强对台周边海空域管控,严厉打击涉台非法军售和情报交流,让“台独”势力明白分裂必遭严惩。 四、民心凝聚:筑牢两岸统一的历史共识 破解“台独”史观的根本,在于重构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在打击“台独”言论的同时,需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让历史共识转化为民心凝聚力。 扩大两岸共同纪念活动覆盖面:将台湾光复纪念日纳入两岸共同文化节日,邀请台湾各界代表赴大陆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抗战老兵后裔座谈会,通过口述史传承历史记忆;为岛内合法光复纪念活动提供史料、资金支持,助力统派营造纪念氛围。 在民生领域深化情感联结: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推动两岸医疗、教育、社保规则衔接,让台湾同胞感受“两岸一家亲”;为台湾青年打造历史研学营、文化创意大赛,让其在体验中理解两岸同根同源,认清“台独”史观的欺骗性。 赖清德当局的谬论,是历史虚无主义与“台独”分裂的结合体,既违背真相,也逆民族潮流。中国大陆的应对,既要以法理戳破谎言、以反制压制分裂,更要以民心凝聚共识。历史终将证明,台湾光复确立的“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不容篡改,任何分裂行径都将被民族复兴的潮流彻底埋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