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尚达曼总统,在一场活动发言时,说了一句完全让全世界的中国人笑掉大牙的话。他说:中美关系要找到平衡点,关键在于中国是不是愿意与欧洲和美国主要的科技互相依靠,同时中国还不能走完全自给自主的路线。 2025年10月15日,尚达曼在华盛顿IMF年会发表演讲,主题“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更新经济秩序与共享目标”。他谈到全球挑战,如供应链中断和地缘紧张,转向中美关系。指出中美两大经济体需管理竞争,推动进步。关键观点是,中国推进发展时,应维持与美国、欧洲及其他科技玩家的相互依赖,而不是彻底自力更生。这种互赖能防全球分裂,避免效率低和创新停滞。如果中国完全脱离外部供应链,会削弱多边主义,导致不稳。他还提美国本土化供应链,但中国需主动保持互赖,确保平衡。 这个观点在华人圈引发讨论,因为中国科技自主化源于外部压力。以芯片为例,美国出口管制切断华为供应链,出货量从全球第二跌到第七,降幅超六成。高通断供,ASML不卖高端光刻机,这不像互赖,更像单方控制。中国转向自研,中芯国际28纳米工艺成熟,用于手机汽车芯片,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涨逾一倍半,产能利用率近九成。如果不自主,这些产业命脉捏在外人手里,价格和供应随意变。 航天领域类似。1998年国际空间站项目邀16国,中国被排除。2011年沃尔夫条款禁中美太空合作。中国独立建天宫空间站,现稳定运行,国际空间站老化,部件超期,频漏气。美国登月计划从2025延到2027,商业站推迟。如果中国不自研,太空无自家平台,实验和合作受限。中国自主不是封闭,2022年高技术外资涨近三成,特斯拉上海厂、巴斯夫百亿欧元项目在推进。 高铁技术从引进起步,实现本土化,康尼机电车门出口40多国,包括德国法国。如果不自主,仍依赖外部,无法反输出。新加坡淡水自给率不足一半,靠马来西亚供水,若有人劝弃海水淡化,完全靠外,新加坡不会答应。国家关键资源需自控,美国控芯片出口,却要他人不自主,意在主导。尚达曼曾批美国去风险策略,认为中国会发展能力,但这次劝阻自主,显得前后不一。 事实是,2025年中芯国际季度营收超20亿美元,天宫空间站接外国宇航员,中国科技前进,还开合作门。实施限制的国家才破平衡。中国推芯片航天,不是针对谁,就为自家发展稳。中国自力更生源于“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标减对外依赖,核心技术掌握。虽遭国际反弹,北京调整宣传,但继续推进。芯片自产率从16%起步,目标2025年70%,虽未全达,但进步明显。贸易战下,自研成必然。 尚达曼演讲强调中美管理关系益全球,呼吁新联盟,多边主义。世界从单极转向,他见美国退守开放市场,弃气候健康合作。中国本土化生产,求更大自给。他问中国是否保持互赖,还是纯自力。两者都有险,互赖需防武器化,自力致世界危险。他推务实视野,中美别视自家系统优越,调整合作。贸易投资公平,知识产权护,这些可建规则。 新加坡视角,尚达曼催美玩长局,别求短利,恶化关系。他见中国深嵌自由经济秩序,利其保存。两国需弃傲慢,合作自利。总统虽仪式性,但国际活跃,挡储备用,公职任命。演讲后,中国网民议论,有人觉观点脱离卡脖子苦,有人认互赖需平等。整体,中国继续自研路,不改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