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西安创新构建“六位一体”信用监管新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树友记者赵丽莉)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今年以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构建以公示、约束、分类、承诺、修复、共用为核心的“六位一体”信用监管工作机制,通过多维施策提升监管效能,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取得系列新成效。

夯实信用基础,推行“公示即监管”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将信息归集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及时将企业在注册登记、行政许可、经营异常、严重违法失信等方面的信息记于名下,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陕西)向社会公开。目前,已累计归集公示全市各类企业信用信息1.3亿余条。同时,通过精准施策推进年报工作,2025年全市企业年报公示率达92.42%,其中特种设备、疫苗生产企业实现100%应报尽报。

强化信用约束,体现“约束即惩戒”

为增强信用监管的威慑力,该局依法规范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并建立跨机构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共有88351户次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4户次企业因受到较重行政处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相关失信主体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领域依法受到限制或禁入。

实施精准监管,强化“监管即服务”

依托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将全市986388户企业划分为A、B、C、D四类,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抽查,有效减少对企业的多头重复检查。2025年,全市计划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3090批次,检查结果全部公开。这一做法助力西安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双随机”指标连续四年位列第一。

拓展信用应用,深化“共享即共治”

在信用服务方面,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信用修复“三书同达”机制,即在送达行政处罚等决定书时,同步告知信用修复途径和合规建议,引导经营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重塑信用。此外,该局积极协助相关部门核查经营主体信用状况,为政策精准实施提供支撑。

提升修复效能,畅通企业“重生”渠道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行信用修复便利化措施,依托信息化系统开通“网上办”“掌上办”功能,已完成修复49123户次,占比达97%。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试点推行“免申即享”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由系统自动检索判定并完成修复,今年以来已通过该方式为39451户次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占修复总量的78%。

近日,该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功入选2025年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第二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标志着西安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社会共治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