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手语课堂“搬进”车间,架起听障职工沟通“心桥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贺文兵)“注意安全”“设备检查”“这个零件需要更换”……近日,长沙电控辅件总厂的生产车间内,没有机器轰鸣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手语动作。由长沙市残联主办、湖南成才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沟通无障碍”手语传译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班在此开班,39名企业管理人员化身“学员”,在车间里学习与听障同事沟通的“无声语言”,标志着市残联手语培训“三年递进式覆盖”正式从“专项人群”延伸至“用人单位职工”,为破解听障职工职场沟通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长沙电控辅件总厂作为一家以电器辅件、机械制造为主的企业,目前已安置34名残疾职工,其中听障职工达32人。长期以来,“沟通壁垒”成为企业管理与听障职工工作衔接的痛点——生产调度、设备操作、安全提醒等关键信息传递,往往只能依赖手写、比划,不仅效率低,还存在安全生产隐患。“之前和听障同事沟通生产任务,光靠纸笔比划要花双倍时间,还担心信息传不到位。”参与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员坦言,沟通不畅不仅影响工作进度,更让听障职工难以真正融入团队。

为打破这一壁垒,此次培训创新将课堂“搬”进生产一线,摒弃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聚焦企业实际沟通场景定制课程。培训内容围绕基础手语知识与聋人文化,帮助学员理解听障群体沟通习惯;日常工作用语,涵盖问候、任务交接等高频场景;安全生产及会议培训用语,精准覆盖“设备运行”“安全防护”“质量检查”等车间关键指令三大核心模块展开。从“你好”“谢谢”等基础问候,到“请检查机器温度”“这个工序需要加快进度”等专业表达,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还通过情景模拟、聋健融合互动等环节,与听障同事现场“实战”沟通,让手语学习从“纸上谈兵”变为“学以致用”。

“我们采用‘专家授课+聋人陪练’的模式,就是要确保学员学完就能用。”湖南成才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陈才介绍,聋人陪练员全程参与教学,不仅能纠正学员手语动作,还能帮助大家理解听障群体的沟通逻辑,让沟通不仅“准确”更显“温度”。课堂上,听障职工看到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手语的样子,纷纷主动上前示范、互动,原本沉默的车间里,无声的手势化作流动的暖流,架起了彼此心意相通的桥梁。

此次企业手语培训,是长沙市残联手语培训“三年三级跳”的关键一步。2023年,培训聚焦“残疾人工作者”,夯实无障碍服务基础;2024年,延伸至“社会窗口服务人员”,让政务、医疗等场景沟通更顺畅;2025年,进一步覆盖“用人单位职工”,将无障碍理念真正融入职场。“从残联系统到政务窗口,再到企业车间,我们希望通过递进式培训,让手语从‘专业技能’变为‘通用语言’,让无障碍沟通从‘义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搬进车间的手语课堂,不仅破解了职场沟通难题,更让包容与尊重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