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名酒价格向下,散酒却在逆流而上?

白酒消费更追求质价比,从悦人到悦己,以及情绪价值,这是名酒价格向下散酒价格向上重要原因。

白酒拥抱新平价酒时代,并非只是酒价下降也可以酒价提升,关键是依托互联网、借助大数据、优化供应链、精准链接C端,才可能全方位融入这一时代。

文|朱浪

南京秋季糖酒会期间,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在演讲中表示,名酒阵营仅有茅台和剑南春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双节期间,高端酒(100元以上)销售额下降约27%,而低端酒(100元以下)降幅则低于10%。

白酒价格中枢整体下滑,已成不争事实。

郑州百荣市场白酒价格走势,具有风向标作用。百荣酒商靳松豪介绍,2025年百荣市场白酒价格普降20%左右,某款二线知名酱酒价格下滑近30%;受名酒降价影响,自己开发的部分自有品牌价格也随之下滑10%。

品牌酒降价,已经传递到上游原酒。有酒商介绍,南京糖酒会期间,个别茅台镇酒厂报出坤沙基酒30元/斤的价格,意在凭借“亲民”抢占市场。

名酒价格向下,散酒却在逆流而上。

2024年以来,成都酒市涌现出“唐三两打酒铺”“斑马侠”“熊猫打酒”等散酒连锁。其可以堂饮,也可以送酒到家,销售白酒、黄酒、啤酒、果酒、梅酒、米酒等多个酒种,白酒销售占比不低。

唐三两打酒铺创始人李孟龙介绍,门店白酒销售占比超过70%,50-100元/斤散装白酒销售较好。

数据显示,酒业调整以来散酒快速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达800亿元,预计未来突破千亿,50-200元/斤中高端散酒增速达25%,与名酒价格向下形成鲜明对比。

名酒向下散酒向上,新平价酒时代扑面而来,蕴含酒类消费正从社交货币向悦己消费,从彰显品牌向追求质价比转变。这一趋势之变,将对中国酒业产生深刻影响。

名酒重新定义光瓶

100-200元走上C位

2025年6月,洋河股份携手京东推出洋河大曲59元/瓶和99元/瓶高线光瓶酒。其中,59元洋河大曲在京东上线即售罄,48小时销售破万瓶。

值得关注的是,洋河表示,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将作为洋河战略核心单品,与洋河大曲盒酒组成“一盒一光”新塔基战略,共同构建洋河超级百亿底盘。显然,在洋河新战略中,高线光瓶酒已经成为重要一极。

进入8月,两家酱酒知名企业再次加码100-200元产品。

2023年,茅台集团保健酒公司推出台源酒,终端价156元,9个月销售突破10亿元,成为茅台保健酒业首个亿元级单品。2025年8月台源酒全面焕新,厂家优化基酒配比提升口感推出“台源红”,终端指导价保持156元/瓶。

2025年10月,习酒推出新品习酒精酿。该产品优化了酒体设计,提升饮用口感,主打家庭聚饮和夜间饮用场景。产品定位150-200元,与公司前期推出的终端价75-85元/瓶的圆习酒形成互补。

业内人士分析,习酒和茅台保健酒公司作为酱酒头部企业,积极抢占200元、150元、80元价格带,枪口向下。2025年产品提质焕新增加饮用场景抢夺消费者,全面拥抱平价酒意图十分明显。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分析,行业上行期,酱酒行业有“300元以内无好酒”的说法。伴随新周期来临,知名酱酒企业力推100-200元产品,加之洋河、泸州老窖等发力高线光瓶酒,名酒价格向下大势所趋,对平价酒的定位已经从“市场补充”过渡到“市场主力”。这一调整,彰显行业之变。

散酒价格向上

定制中心+连锁能否重塑行业?

名酒向下扎根之际,散酒却选择向高而行。

2025年8月,作为全国最大的原酒生产商和供应商,具备60万吨产能、100万吨储能的川酒集团,在河南郑州开出了首家白酒定制中心,主营企业定制和小单定制业务。

白酒定制,如何影响甚至改变目前白酒市场?

以9月开业的“川酒集团白酒定制中心玄滩店”为例,门店向消费者提供散酒、成品酒以及小批量定制酒服务,是川酒集团在下沉市场打造的样板店。门店以散酒销售为主,辅以成品酒和小批量定制服务。在产品配置方面,该店提供12种不同类型的散酒酒体,包括浓香型和酱香型,价格范围从15元—360元不等。

除了定制酒中心,川酒集团还推出了散酒连锁项目。

川酒集团原酒之家项目主理人潘运洲介绍,依托川酒集团,原酒之家散酒连锁依托原酒储备、品质实力、标准制定优势,重新定义传统散酒。

原酒之家没有在老旧小区、菜市场开店,而是选择中高端社区、美食地标等成熟商业体打造“酒类体验馆”。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将门店运营、会员体系、即时配送等功能形成闭环,构建起“基础酒体+个性定制”的柔性供应链,覆盖了30元/斤的口粮酒到千元级收藏酒,既实现标准化供应,又支持小批量定制,用数字化赋能提升行业。

精准选址、客群升级、场景变化、门店运营提升,原酒之家对散酒连锁重新定义,这也为散酒价格向上夯实基础。门店数据显示,郑州56元/斤、成都168元/斤、昆明128元/斤成为原酒之家三个畅销价格带,散酒价值得到重塑和提升。

可以预料,伴随川酒集团定制中心和散酒连锁项目逐渐落地,以及更多参与者加入,散酒价格继续向高值得期待。

白酒消费嬗变

名酒向下散酒向上,并非简单名酒降价抢市场散酒提价升级,背后折射出白酒消费理念嬗变。

王传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白酒价格一路向高,与高端白酒主要在政务、商务场景消费密切相关。作为社交标签和货币,价格越高自然“越有档次”,部分白酒品牌溢价存在虚高。2025年政策调整,高端政商消费大幅萎缩场景减少,过高品牌溢价难以支撑价格,名酒重新拥抱平价酒,成为很多酒企必选。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第五消费时代》两部著作,为白酒消费嬗变,提供了社会学佐证。

在《第四消费时代》中,三浦展将日本消费社会进化归纳为四个阶段:从重视家庭的第一消费,到追求奢侈品的第二消费,崇尚个性的第三消费,再到重视环保、乐于共享、追求内心充实的第四消费时代。

中国经济40余年高速发展中,历经了追求奢侈品的第二消费,目前正转向崇尚个性和追求内心充实的第三、第四消费。以“Z世代”为代表新一代消费者不再过分看重品牌,名酒如品牌溢价过高,也将被重估。

在《第五消费时代》中,三浦展认为消费将围绕Slow(慢生活)、Small(小而美)、Sociable(人情味)、Soft(人性化)、Sustainable(可持续)、Sensuous(多层次愉悦)、SolutionofSocialProblems(社会责任感)7个S展开。映射到白酒,那就是白酒消费更追求质价比,追求从悦人到悦己,以及情绪价值。这和名酒降价提质、创新消费场景、散酒价格向高提供堂饮送酒到家,有诸多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因此,白酒拥抱新平价酒时代,并非只是指酒价下降,也可以酒价提升,例如散酒。而近年来精酿啤酒行业出现的“金星茶啤”“冠军精酿”“辛巴赫精酿”等案例,都是通过品类创新、价值重塑,重新定义行业,为白酒提供借鉴。

从这个意义看,社会演变、技术进步、人口变迁、产业升级,是酒类消费嬗变的底座。相比过去价格虚高,平价酒崛起大势所趋。酒企酒商只有依托互联网、借助大数据、优化供应链、精准链接C端,才可能全方位融入这一时代,而不是简单换包装、降价格、进入新一轮内卷。而新平价酒时代的到来,也将深刻影响中国酒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