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武义5G工厂建设何以拿下“双第一”?

潮新闻记者沈立徐贤飞共享联盟·武义李增炜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5年国家级5G工厂名录中,金华共7个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4。其中武义有3个项目入选,新增数量全市第一。由此,武义国家级5G工厂总量与东阳、义乌并列金华第一。

这个靠传统制造业起家的山区县,为何能够在5G赛道上跑出新速度?近日,记者走进武义,试图去寻找武义如何打开智能制造新大门的答案。

寿仙谷全程质量保障数智中心大屏。受访者供图

武义县工业体量位居山区海岛县首位,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面临着较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

“企业要提能增效,5G工厂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武义县经济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伟俊说,5G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可实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质量优化及安全强化等多重效益。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开始规模推广5G工厂。

所谓5G工厂,是指将以5G为代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

寿仙谷大健康产品5G工厂。受访者供图

寿仙谷药业是武义健康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也是该县最早进行5G工厂建设的企业。公司副董事长李振皓对此认识深刻。他介绍,早在2021年,企业就开始了智能化转型,并在2023年成为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

“5G工厂是‘5G+工业互联网’在工业领域深度融合产物。我们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也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因此一直盯着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李振皓说。经过几年的摸索,寿仙谷建成了国家级5G工厂,打通了从育种研发、智能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李振皓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像孢子粉破壁率,过去只能靠老师傅“眼看手摸”,现在通过“5G+光学检测系统”,也能实现孢子粉破壁率自动检测。另外,“5G+AGV小车运输系统”,让转运效率提升30%,降低物流成本20%;“5G+‘一品一码’溯源系统”,让消费者扫码即可看药材种植、加工、检测全流程数据,市场要货计划准确率提升35%,库存周转率提高25%。

作为武义县电动工具产业“链主企业”之一的华丽电器,通过5G联网后,金工车间的120台数控加工设备和压铸车间的20台压铸机,传输时延从20毫秒降至9毫秒。“别小看这11毫秒,它对设备协同作业的精准性是质的飞跃。”华丽电器总经理倪美丽说。

博来工具的5G工厂实践,更像是一个“共享乐园”。“我们把5G应用到AGV智能调度、缺陷视觉检测、机床联网采集、能耗监测等多个场景,提升工厂生产和运营效率。”浙江博来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月华说,公司还计划把5G+视觉检测的技术方案、数据模型分享给供应链企业,帮助他们开展数字化改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舶来力量。

“我们还将在新建厂区规划出4万多平方米的生产用地,邀请产业链上游的20家左右供应商入驻,共享5G工厂资源,实现产业集聚最大化。”傅月华说,区域内同类型企业,之后不用再单独去挖掘5G应用场景,“共享乐园”为他们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5G工厂样板。

华丽电器5G工厂。受访者供图

我国自2022年规模推广5G工厂后,已连续发布三年发布“5G工厂名录”。近三年来,我省分别有19家、42家、55家入选。今年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为跟上国家、省里的步伐,武义去年开始从政策补贴、技术支持等多个维度,推动企业跟上5G时代。

徐伟俊介绍,该县的支持政策采用“奖补结合”的方法,只要企业投资建设5G工厂,通过项目验收后,按实际软性投入25%、硬件投入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另外获评省级5G全连接工厂、国家级5G工厂再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也就是说,不管你能不能获评5G工厂,只要你建设,我们就补贴,从而实现从面上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5G技术的投入应用当中。”徐伟俊说。

光有补贴还不够。采访中,几家5G工厂负责人介绍,企业建设5G工厂,难点在于5G这个新技术如何与工厂进行个性化的匹配。就以最基础的5G网络覆盖为例,5G网络到底要覆盖多大、哪些车间需要5G支持,企业心里没底,运营商对工厂制造不熟悉也难以提出建议。具体的应用场景当中,企业由于缺乏5G工厂建设的相关经验,选择起来更加困难。“既怕建多了用不上,又怕建少了,过几年要重复建设。”一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说。

为了解决这个企业普遍遇到的痛点,武义还利用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建的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数字化诊断;还成立了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武义专家组,将备案建设5G工厂的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依托专家团队为企业开展数字化人才培训和进行业务辅导。除此之外,还邀请移动、联通、电信、允优、成勤等10余家服务商常驻武义,帮助企业解决5G建设方面的技术难点。

“很多企业建设5G工厂都没有经验,建着建着就容易‘跑偏’。我们专家团队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议。”徐伟俊介绍,像寿仙谷2023年就申报了省级5G工厂,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评上;去年,在专家团队的指导帮助下,成功拿下了省级5G全连接工厂;今年又顺利获评国家级5G工厂。

像浙江欧欧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灵飞看到同为电动工具企业的华丽、博来因5G建设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就找到武义县经商局表达了建设5G工厂的意愿。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县经商局一方面带领欧欧动力走进华丽电器,实地学习建设经验;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团队进驻企业,开展“一对一”场景诊断,为其量身定制5G应用方案。

除了引入常规的AGV智能运输系统和集成电路检测系统外,专家团队结合企业生产特点,重点推荐其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工厂可以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实现生产流程精准调控,为后续智能化升级打好基础。据悉,欧欧动力已经在准备明年直接冲击国家级5G工厂的评定。

“除了企业自主申报外,我们还上门挖掘‘种子选手’。”徐伟俊介绍,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平时走访调研企业的过程中,会及时捕捉和整理企业需求,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如果企业具备了符合条件,县经商局会及时帮助他们申报5G工厂;对于已经成功创建5G工厂的企业,专家也会提出继续提升优化的建议。

博来电动工具5G工厂。受访者供图

“武义这个山区县能在高端赛道上实现突围,主要是其形成了‘引导-扶持-培育-成功’的制度组合拳。”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博士王科认为,武义通过‘奖补结合’的灵活政策广泛播种,再通过专家团队的‘一对一诊断’精准滴灌,最终让企业真正从5G中获得效益,并成为新的‘榜样’,吸引更多企业加入。

如王科观察所说,截至目前,武义已有40多家企业开展5G网络改造。今年,武义已有5家企业冲击省级5G全连接工厂评定;预计明年上半年又将有7家企业冲击国家级5G工厂。

按照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对比国家,武义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力争到2027年累计建设国家级5G工厂8家以上。

三家国家级5G工厂,四十多家应用5G网络企业,勾勒出武义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当下。然而,迈向“2027年累计建设8家以上”的目标,道路并非一片坦途。

徐伟俊也坦言,当前许多中小企业仍面临“转型成本高、技术人才缺”的现实困境。5G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如何破局?如何让产业链上的“毛细血管”也享受到数字化的红利?这些都是武义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前路任重道远,但方向已然清晰。凭借“榜样引领”与“政策护航”的双轮驱动,武义这座从传统制造中崛起的山区县,正以其特有的韧性与智慧,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