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突然出手!招投标倒查13年,有人连夜补材料,这3类人要慌了 “刚接到通知,10年前负责的项目要重新核查,连会议纪要都得找出来!”最近,不少工程、采购领域的从业者都在传这句话,一场覆盖全国多地的招投标“回溯风暴”已悄然启动,倒查年限直接拉满13年,力度远超以往。 此前,招投标领域的核查多集中在近3年项目,不少人觉得“过了5年就安全了”,甚至有人抱着“时间久了证据难找”的侥幸心理,在当年的项目里动了“歪心思”——比如通过“围标串标”垄断项目,用“阴阳合同”虚报成本,或是在资质审核上“打擦边球”。但这次,多地明确要求“从源头查起”,不仅要核对当年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还要追溯资金流向、项目验收报告,甚至会找当年的参与人员谈话,不少隐藏多年的“猫腻”开始浮出水面。 更让一些人紧张的是,此次倒查并非“走过场”。有地区已经公布了首批核查结果,某建筑公司因2018年的项目存在“陪标”行为,不仅被取消了后续投标资格,相关负责人还被列入失信名单;还有单位因当年虚报工程量套取资金,被要求全额退还补贴,连带追责了3名前任负责人。这也打破了“换了领导就既往不咎”的旧有认知,只要涉及违规,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都可能被“翻旧账”。 其实,这场“回溯风暴”背后,是对招投标领域“公平透明”的强力守护。对于合规经营的企业来说,这是清除行业乱象的“及时雨”;但对那些试图钻空子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道“终身追责”的警钟。毕竟,市场的底线从来不是“时间”,而是“规矩”。你身边有从事招投标相关工作的人吗?他们最近有没有提到核查的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