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吴石被押赴刑场的路上,悄悄对押解人员说:"我妻王碧奎身体不好,请善待她。" 这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却让在场者沉默——此刻即将赴死的,不是普通囚犯,而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手握全军核心情报的中将,代号“密使一号”。这位能让蒋介石亲自器重的将领,在生命最后一刻,最牵挂的还是病弱的妻子。 吴石的本事真不是吹出来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来又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两门顶尖军校都拿了第一,妥妥的“保定军校状元”。蒋介石提拔他当参谋次长,不全是看资历,是他制定的防御计划连美军顾问都挑不出错,写的《兵学辞典》更是国民党军内部的参考书 。 可他这中将当得憋屈。不是黄埔系出身,跟桂系走得近,始终被蒋介石当“杂牌”防着,空有满腹军事才华,手里却没真正掌过兵权。真正让他寒心的是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一溃千里,蒋介石的中央军却忙着借日本人削弱桂系,压根不管百姓死活。他看着逃难的难民饿死冻死,忍不住跟身边人叹:“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 这时候他才算看清路。之前在武汉办情报训练班,跟周恩来、叶剑英直接打过交道,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早印在他心里了。1947年在上海锦江饭店,经老友何遂牵线,他正式跟中共接上了头,从此成了潜伏在敌人心脏的人 。 他传递的情报全是要命的硬货。1949年3月,亲手把《京沪杭防御计划》送出去,从宜昌到上海1800公里的江防部署、火力点、联络密码写得一清二楚。解放军照着这份情报选了芜湖至江阴的薄弱点突破,还提前拦住了预备队,3天就过了长江,伤亡比预期少了60%。后来福州战役、舟山战役,他又送出防御计划,把敌军撤退路线、薄弱点全抖了出来,硬生生断了蒋介石“固守东南”的念想。 这些事他从没跟家里提过。王碧奎嫁给她后,跟着遭了一辈子罪,生了8个孩子只活下来4个,抗战时一人带着娃从上海逃到重庆,早就累垮了身体。他每次回家看着妻子咳得直不起腰,只能悄悄买药,想说点什么又咽回去——情报工作多一句话都可能害了全家 。 1949年国民党要撤去台湾,老友吴仲禧劝他留下,他说“决心下得太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硬是顶着风险去了台湾。没想到刚站稳脚,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就叛变了,把地下组织全供了出来。他被捕后遭了酷刑,一只眼睛都瞎了,却半个字没吐露组织的事 。 狱里见王碧奎最后一面,他没说自己的苦,只交代“放心不下大陆的儿女,不知能不能读完大学”。这份牵挂藏了太多愧疚,之前答应妻子“局势稳了就陪你治病”,终究成了空话 。王碧奎后来也被关了4个多月,出狱后漂泊海外50多年,直到去世才跟他合葬一处。 周恩来总理一直记着他,弥留之际还嘱托“别忘台湾的老朋友”,1973年更是力排众议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哪是什么“叛徒”?是看透了腐朽,选择站在人民这边的英雄。身居高位却甘冒斧钺,临终牵挂的还是家人,这样的人最让人敬佩。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