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关隘及其地理分布。中国古代的关隘有“关”“塞”“隘”“口”“徼...
                中国古代关隘及其地理分布。中国古代的关隘有“关”“塞”“隘”“口”“徼”等不同称谓,是古代对外防御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控制人流和税收、维持社会经济运转的关键地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经济型”“军事型”和“综合型”三种形态。自先秦以来,历代王朝都比较重视对关隘的修建和利用。但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不尽相同,因而关防体系也有一定的差异,而“名关”则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城沿线。
        据各省通志记载,全国“关”“隘”“口”共1459座。具体情况是:畿辅42处,盛京20处,山东5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