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跨文化音乐的碰撞交流2025年第六届杭州现代音乐节即将启幕

潮新闻记者姜晓蓉通讯员孟欣

10月25日至30日,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盛会——第六届杭州现代音乐节将在杭州举办。届时,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15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家将齐聚杭州,带来9场专场音乐会、1场现代舞专场、1场国际室内歌剧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4场驻节作曲家讲座、1场室内歌剧论坛等活动。

作为中国目前形式和内容最丰富的现代音乐节之一,本届杭州现代音乐节不仅包括了专场音乐会、作曲家讲座、国际作曲比赛等基本内容,还加入了室内歌剧专场、学术研讨会、现代舞专场等不同板块,全景式地展现当代艺术的前沿探索。

学术讲座方面,包括4场高规格的驻节作曲家专题讲座与1场汇聚国内外优秀学者的室内歌剧创作论坛,将集中性地对当下前沿的音乐创作技法、观念、研究等问题做深入研讨。演出活动方面,包括11场不同风格类型的展演,通过管弦乐、室内乐、打击乐、现代舞等多样形式,以不同风格、地域的作曲家为中心,演绎当代艺术的多样化图景。

本届音乐节兼顾对现代音乐发展历史中的经典回顾,以及对当代先锋音乐领军者最新探索的集中呈现。多部优秀作品将被上演,包括《纳尔金》(图卡·加西姆扎达)《舒展》(庞·那荣)等世界首演作品。其中为50架钢琴与大型室内乐队而作的《11000根弦》亚洲首演成为中国当代音乐领域的焦点,充分体现了艺术展演与乐器制造共生的当代音乐生态。

此外,乔治·弗里德里希·哈斯、庞·那荣、图卡·加西姆扎达、弗朗切斯科·菲力迪还将作为驻节作曲家举办讲座。在对各自传统音乐文化本真的表达中,现代技法和传统因素的融合,组织出真诚的声音表现。现代音乐的先行者、先锋派、当代领军人、中国本土力量,都将在音乐节上相逢,展开跨文化、跨时空对话。

在注重艺术的先锋性、探索性的同时,杭州现代音乐节还力求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聚焦于在现代音乐中对传统文化根脉的传承。

基于广西大山地域风貌创作的《远山》、想象与现实交织的《草原悲歌》、以当代音乐语法实现传统意象的《绣·湖》、以古琴曲《酒狂》音高动机为基本素材进行创作的《琴》、以节气为灵感的《惊蛰》、追求中式美学表达与体会的《素锦弄花》《蜉·生》、取材于中国意境画作的《橙红与深蓝的呼吸》《无题》等作品将集中上演。

中国少数民族的音调、古老音乐作品中的主题、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对话、非遗民间文学等古典与民间的文化元素,将被移植到现代舞台做重新解读,体现传承与创新、艺术与时代、民族特色与个性技法的交融。

当代艺术无边界。这不仅体现在作品创作,更体现在艺术与城市的共生共舞。为惠及各地乐迷与市民,本届音乐节所有讲座、音乐会活动均免票入场观演(10月30日晚闭幕式音乐会除外,该场演出通过网络渠道预约入场),邀请每一位当代艺术的热爱者共赴这场跨越边界的音乐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