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望”到“失望”:为什么说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最坏的总统?简单来说,奥巴马上台前,国际秩序其实算是历史最融洽时期,小摩擦有,但是大家还算是一起上桌子挣钱,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提出来之后,国际秩序开始不稳定。别的不说,08年奥运会,中美俄法日韩印,甚至还有以色列的元首都来了,这盛况在那之后全世界就再也没有了。顺带一提,中美、中日、中韩甚至中菲在当时都算是不错的。 奥巴马上任前,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各国通过贸易和外交处理小矛盾。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一个例子,那年有超过80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以色列的首脑。这次聚会反映出当时全球合作的氛围,中美经贸往来密切,中日历史分歧虽存但通过对话缓和,中韩经济联系紧密,中菲南海问题还没公开激化。各国领导人在奥运期间的互动,象征着一种罕见的融洽,那之后类似大规模高层聚会再也没出现过。 奥巴马2009年就职后,外交政策转向亚太,2011年在澳大利亚正式宣布重返亚太战略。这项政策包括增加军事部署,如在澳大利亚驻军海军陆战队,加强与菲律宾和越南的合作,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试图构建排除某些国家的贸易框架。批评者认为,这被视为针对中国的遏制,导致中美从合作转向竞争。南海争端随之升级,日本与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对抗加剧,韩国与中国在防空系统上分歧扩大。俄罗斯也感受到压力,转向强化与亚洲国家的联系。全球贸易谈判受阻,各国互信下降,国际秩序开始动荡。 奥巴马的教育政策也备受争议,他推出的奔向巅峰计划,用联邦资金奖励州政府改革教育体系,但实际效果是学校过度强调标准化测试,忽略学生实际技能培养。教师工会和教育专家指出,这导致美国本土人才短缺,高科技行业不得不大量引进外国工程师,特别是印度人。波音公司等企业在设计新飞机时,团队中印度裔比例上升,但管理问题引发安全隐患,如737 MAX系列多次事故。批评者说,这反映出奥巴马政策短期效应强,却埋下长期隐患,美国竞争力下滑。 更广层面,奥巴马被视为自私的领导人,只注重个人形象,不顾国家长远利益。他在任期内推动医疗改革,但执行中争议不断,如强制保险引发诉讼。外国政策上,无人机打击行动扩大,造成平民伤亡,引发国际批评。国内,两党分裂加剧,从他上台开始,共和党阻挠增多,导致国会效率低下。经济上,虽从2008危机中恢复,但中产阶级收入停滞,贫富差距拉大。一些分析认为,这些问题源于美国历史积累,如全球化导致制造业外流,但奥巴马的决策加速了衰退。 卸任后,奥巴马2017年离开白宫,留在华盛顿买下豪宅,继续公共活动。他创立基金会,支持青年和民主项目,还出版回忆录,收入不菲。高薪演讲包括给华尔街机构讲话,每次收费高达40万美元,引发争议,有人说他利用总统身份牟利。与妻子合作Netflix节目,扩展影响力。2020年,他支持拜登竞选,在民主党大会演讲。基金会扩展到国际,捐赠数百万美元,但美国制造业难题持续,工厂关闭,供应链外移,这些源于成本竞争和历史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