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重新考虑方向”,是变相在说 “中国不够意思” 吗? 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开打,到现在快三年了,双方还僵着。俄罗斯推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靠西方援助硬顶,美国欧盟不停扔钱扔武器,北约在东欧边上搞部署,把氛围弄得更剑拔弩张。西方对俄罗斯经济下手重,能源出口堵住,芯片供应链卡死,经济差点撑不住。波兰那边官员还说,西方准备让乌克兰再扛三年,就是要拖俄罗斯进泥潭。在这节骨眼上,俄罗斯肯定得往东看,找点靠山,不然自己扛太吃力。 中国从头到尾都站中立,没公开帮哪边军事上站队。有人觉得中俄关系铁,中国咋不直接帮?其实这不是不讲义气,是中国有自己的外交套路。从1955年万隆会议起,中国就推不结盟,讲究自己做主,不跟人组团对抗。在联合国安理会投涉乌票时,中国多半弃权。2025年2月那次,英国代表不爽,中国还是稳投弃权。外交部那边总说,尊重各国主权,得让双方坐下谈。 2023年中国出十二点立场,核心是停火护民换俘虏。2024年拉巴西等国搞和平小组,17个南方国家进来了,专给俄乌搭桥。2025年开了几次会,上百国家支持。俄罗斯大使也说这调解客观。中国这么玩有道理,军事插手的话,会被西方制裁,欧盟那7000多亿贸易就麻烦了。 虽没军援,但经济上中国帮俄罗斯不少。西方制裁一上来,俄罗斯能源卖不动,零件断供,中国就加码贸易。2024年贸易额破纪录,2448亿刀,还涨1.9%。俄罗斯油占中国进口四成,西伯利亚管道气翻倍。中国给民用芯片车零件,帮俄罗斯稳民生。靠这,俄罗斯经济缓过劲,2024年GDP涨3.6%。2025年前三季贸易降9.4%,但能源块稳着,进口900多亿,还能顶住。 索科洛夫研究中俄关系深,在采访里说,中国中立继续,俄罗斯得重新想想方向。这话硬气,但其实是俄罗斯焦虑的表现,想拉中国更紧。他知道中俄2024年建交75年声明里写明,不结盟不对抗。这“方向”可能指中亚印度,但那些合作比中俄差远了。中亚市场小,印度能源买不稳,真换,俄罗斯经济扛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