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拍完戏都是杀青庆祝,万万没想到,于和伟竟然一个人在《沉默的荣耀》大结局当天跑去了福州文林山。 他独自一人开车前往福州文林山,手捧菊花,专门祭拜剧中原型人物吴石将军,三鞠躬来表达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福州文林山可不是随便选的地方,这是吴石将军的家乡故土——他生于福建闽侯寒儒世家,父亲是举人,五岁就习字读经,福州的一草一木都刻着他早年的印记。现在福州螺洲古镇还保留着他的故居,正厅挂着画像,后院古树参天,剧播后不少人特意去瞻仰,连纪念室里的印章、狱中手稿都成了直击人心的信物。于和伟选这儿祭拜,分明是想在英雄的根上,完成一场与原型的对话。 这事儿真不是摆样子。后来看官方报道才知道,他不光私下去福州,还随《沉默的荣耀》主创团队去北京福田公墓参加过正式缅怀活动,对着吴石夫妇的墓碑说“你们的名字有人知晓” 。他演这个角色前,肯定把史料翻透了——吴石可是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大学“双料第一”,精通三国语言,能诗善书,落款“戎马吴石”,典型的儒将风骨。这种人物的沉稳和坚定,不是靠演技“演”出来的,得真懂他的人生选择才行。 你要是翻过硬核史料就知道,吴石的路有多难走。他早年在国民党军队做到中将参谋次长,却在抗战后看透了政权的贪腐乱象,悄悄转向共产党,成了潜伏台湾的“密使一号”。1949年有人劝他留在大陆过安稳日子,他却说“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主动赴台搜集军事情报。1950年因为蔡孝乾叛变,他身份暴露,被捕后遭了酷刑,一只眼睛都被打瞎了,却没吐半个字。临刑前给家人写绝笔,既牵挂“学女乖乖要小心看家”,又留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份铁骨柔情藏都藏不住 。 《沉默的荣耀》编剧团队花了7年磨剧本,光史料就查了上百份,连国民党内部派系细节都捋得清清楚楚 。于和伟显然接了这份较真劲儿,他不是在“扮演”吴石,是真的走进了这位烈士的生命里。剧里没刻意拍严刑拷打,重点讲他明知会死仍选择赴险的决绝,戏外他用祭拜的行动延续这份敬畏,这比任何杀青热搜都实在。 现在圈里不少人拍戏连角色原型的基本履历都懒得查,杀青先晒庆功宴流量。于和伟这事儿刚好戳破了浮躁风气——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从不是台词里的口号,是翻遍史料的较真,是戏落幕后仍记挂着的祭拜。吴石将军当年用生命守护的信仰,能被演他的人这般珍视,才算真的没被遗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