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理想i6试驾感受!!!一、静态体验理想i6在空间、续航能耗、智能驾驶、家庭场景适

理想i6试驾感受!!!

一、静态体验

理想i6在空间、续航能耗、智能驾驶、家庭场景适配等维度的体验表现突出:

1.空间体验:车长4950mm、轴距3000mm的五座布局,后排空间对标宝马X5L 。实际体验中,1米8身高的乘客坐后排,膝盖距前排仍有两拳半距离(比Model Y多一拳);地台全平设计+宽大车身,能轻松容纳婴儿车、安全座椅、折叠自行车等家庭载物需求,“奶爸车”属性鲜明。

2.续航与能耗:风阻系数低至0.22(优于Model Y的0.23),120km/h时速下能比Model Y多续航12km;标配87度电池包,但是可搭载与i8同款97.8度电池包,结合风阻、车重优势,高速续航预计可达580km 。北方-10℃低温环境下,续航折扣能控制在8折内,配合5C超充技术,高速服务区“一杯咖啡时间”可补能至400km以上,缓解续航焦虑。

3.细节与场景:内饰采用贯穿式大屏,副驾追剧、主驾导航互不干扰;后排座椅加热/通风、“家庭友好型”外观设计(如保险杠“笑纹”)等细节,强化了家庭用户的舒适感与品牌辨识度。

二、 动态体验

满员四人(4成人+1行李箱)实测中,95%电量表显续航584公里;综合路况(含城市拥堵、快速路及130公里高速)行驶300公里后,剩余电量40%,表显续航246公里,续航达成率约90%。全程开启空调(23℃)及车载娱乐系统,电耗稳定。

1.充电兼容性与效率

使用第三方120kW快充桩,41%→84%电量耗时45分钟,平均功率70kW。虽不及理想自建5C超充,但兼容性良好(即插即充),补能效率满足日常需求。

 

2.智能驾驶辅助(NOA)

高速NOA稳定性突出

搭载AD Max 3.0系统,高速路段车道保持稳定,面对大车自动横向偏移提升安全感,加减速平顺无突兀感。

局限:测试仅在常规路况(无极端天气/复杂场景)下进行,系统仍需驾驶员持续监控。

 

️ 3.乘坐舒适性与静谧性

悬架滤震能力优秀

双腔空气悬架有效化解路面颠簸(如井盖、高速接缝),兼顾支撑性与柔韧性,长途乘坐疲劳感低。

4.NVH控制领先同级

高速行驶时车内静谧性表现突出,风噪与路噪抑制优异,营造豪华驾乘氛围。

 

三、优缺点分析

理想i6的产品逻辑围绕大五座家庭场景+性价比”展开,但在技术积累、市场竞争、设计创新等维度也存在挑战:

1.优势

空间与场景穿透力:轴距、后排腿部空间、地台设计等维度,在25万级纯电SUV中几乎无对手,精准命中“拖家带口”的家庭用户痛点(如婴儿车直推、多载物需求一次性满足)。

续航与补能均衡性:风阻优化、5C超充、低温续航控制等技术,让“长途+城区+低温”全场景的续航焦虑大幅降低;且高配硬件(如128线激光雷达)全系标配,避免“选装焦虑”。

性价比与市场错位:定价预计23 - 30万区间,对比Model Y(长续航版29万+)、智界R7(入门28.98万配小电池)等竞品,做到了“配置高半级、价格低一截”;“套娃”i8的外观设计虽被吐槽“偷懒”,但用户认知度高,契合“花小钱装大杯”的心理。

2.劣势

技术与品牌的“历史包袱”:理想以增程式起家,纯电技术研发起步晚,部分用户对其纯电可靠性存疑;且MEGA“舆论事件”、i8“撞车事件”等舆论风波,一定程度影响品牌信任度。

市场竞争红海:20 - 30万纯电SUV赛道竞品密集,小米YU7(三电、机械素质更强)、极氪7X、小鹏G9等车型各有技术长板,i6“智驾+空间”的优势难以完全抵消三电、品牌认知等维度的短板。

设计与迭代争议:外观“套娃”i8缺乏新意,对年轻用户吸引力有限;品牌迭代速度快(L系列→i系列),可能引发老车主“刚买就过时”的不满,也考验用户对“新纯电车型”的接受度。

若你关注家庭场景、追求空间与续航实用性,且能接受品牌纯电“新尝试”的属性,理想i6的试乘试驾体验大概率能匹配预期.

四、总结

理想i6的动态体验核心优势在于 “大五座全能家用”定位 :

✅ 续航扎实 :满员综合路况续航达成率90%,打消里程焦虑;

✅ 智驾可靠 :高速NOA表现稳定,降低长途疲劳;

✅ 舒适至上 :空气悬架+静谧性+灵活空间,契合家庭场景;

若追求高性能与舒适均衡的家庭大五座纯电车型,i6的综合动态表现堪称标杆;若需求是载6人且行李繁多大五座并不适合,建议实际体验后备厢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