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罗斯的“真正战争”,才刚刚开始!很多人以为,俄军还在用坦克“填线”。错了!真相

俄罗斯的“真正战争”,才刚刚开始!很多人以为,俄军还在用坦克“填线”。错了!真相是,他们已经停止攻击“肢体”(坦克火炮),转而开始猎杀“大脑”——仅在一天之内,就端掉了乌军48个无人机指挥所!   不少人还觉得俄军在前线靠坦克“填线”,其实战场早就变了玩法。 10月21日俄“西部”集群新闻中心主任伊万・比格马直接放出消息,他们一天就端掉了乌军48个无人机指挥所,连2个“星链”通信终端都给炸了。 另一边“东部”集群也没闲着,又摧毁了4个卫星终端和6个无人机指挥所,这打法跟以前完全不是一回事。 为啥突然盯着指挥所打?说白了,无人机早成了乌军的命根子。 去年乌克兰光无人机就造了170多万架,前线不管侦查还是打击都靠这些小东西撑着。 但无人机飞得再凶,没了指挥所调度就是无头苍蝇,俄军之前试过炸工厂,去年8月用“伊斯坎德尔-M”导弹端了基辅的无人机总装厂,可乌军转天就启用备用产线,产能很快就恢复了三成。 后来又炸零件仓库,结果人家拆民用电机照样凑合用,这才明白打“肢体”不如砍“大脑”。 能这么精准下狠手,全靠俄军的导弹硬实力。 就说“伊斯坎德尔-M”,500公里射程内指哪打哪,三种制导方式凑一起,命中精度能控制在30米以内。 更狠的是新亮相的“暴风-K”导弹,能贴着地面50米飞,躲开雷达探测,地下15米的工事都能炸穿,上个月哈尔科夫那次打击,直接把北约藏在炼油厂的指挥中枢掀了底朝天。 有这本事,自然不用再靠坦克堆人头。 现在战场早就不是拼装备数量了,乌军一天放几百架无人机,但没了指挥所的协调,要么找不到目标,要么刚起飞就被俄军防空系统打下来。 10月20号那天,俄军光“西部”集群就击落了113架无人机,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只炸坦克,这些无人机第二天照样能再来袭。 俄军这招其实是掐住了乌军的软肋,无人机产能再高,通信和指挥断了线就是废铁。 不过乌军韧性也强,之前拆民用设备都能凑产能,接下来会不会搞更隐蔽的指挥点,还真不好说。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