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885年,胡雪岩预感被抄家,深夜趁12个小妾熟睡,命令管家掀开被子,取出床底下

1885年,胡雪岩预感被抄家,深夜趁12个小妾熟睡,命令管家掀开被子,取出床底下藏的银两,然后让她们到大厅来,胡雪岩告诉她们,一人拿500两离开胡府,想改嫁也不会拦着,他为何这样做?   杭州胡府书房,烛火将胡雪岩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正把一叠账本扔进火盆,纸灰飘到手背上也没动。   那账本里记着阜康钱庄全盛时的盛况 —— 分号开遍十七省。   管家捧着个油布包进来,里面是最后一批藏银。   “老爷,都齐了,12 份,每份 500 两。” 管家轻声说。   胡雪岩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抄家的人该来了。   半月前的深夜,胡雪岩带着管家在妾室卧房转。   路过厅堂时,墙上 “胡庆余堂” 的匾额还亮着微光。   当年他建这药庄,立下 “戒欺” 匾,免费送药救过无数人。   走到最小的妾室床边,他蹲下身,敲了敲床板。   “这里挖个暗格,银子藏这儿,官府查不到。” 他压低声音。   当时小妾还在苏州,他赎人时答应 “保你安稳”。   现在钱庄要倒,只能用这点银子兑现承诺。   小妾们被请到大厅时,桌上已摆好 12 个木盒。   18 岁的小妾刚睡醒,揉着眼睛问 “老爷,出什么事了”。   胡雪岩拿起个木盒递给她,指尖划过盒面的花纹。   这花纹和当年他给左宗棠运军粮的粮箱花纹一样 ——那时他垫 200 万两白银,保障了收复新疆的军需。   姑娘愣了愣,打开盒看到银锭,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   他别过脸,怕自己也忍不住 —— 这一别,就是永别。   三年前,胡雪岩帮左宗棠运军粮时,还帮着办船厂。   江南制造局的机器,有不少是他出面从洋商那谈来的。   下属劝他 “留点心,官府未必会还”,他却摆手。   “将士们在前线拼命,我不能让他们缺粮。” 他当时说。   现在才明白,官场比商场狠,有人就盼着他垮。   阜康钱庄挤兑那天,他看着长队,就知道是有人设局。   跟了五年的妾室没接木盒,反而跪了下来。   “老爷,您当年建义仓放粮,救了我们全村人。”“现在我不走,您救我出火坑,我陪您到底。”   胡雪岩赶紧扶起她,把银锭塞进她手里:“傻姑娘,别傻了。” “我已让人给你老家捎了信,回去置点田,安稳过日子。”   他早安排好了后路,连她老家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   管家在一旁看着,想起去年老爷赎小妾的场景。   那时阜康钱庄虽已显颓势,胡庆余堂仍在施药。   当时苏州那边要价 1000 两,老爷没还价就给了。   “这姑娘命苦,别让她再受委屈。” 老爷当时跟管家说。   现在虽不能护她一辈子,至少要给她留条活路。   这些银子,是他从自己私房里挪出来的,没动钱庄一分钱。   天快亮时,小妾们陆续走了,有的回头望了好几次。   胡雪岩站在门口,看着她们的背影消失在巷口。   巷口那家米铺,还是当年他帮着开起来的,如今还在营业。   管家递来件外衣:“老爷,天凉,您回屋吧。” 他摇摇头:“再等等,看她们走安全了。”   其实他是怕,抄家的人来得太早,堵着她们。   后来抄家的人来了,把胡府翻了个底朝天。   没找到多少银子,当官的骂了句 “便宜这老狐狸了”。   他们不知道,胡雪岩的 “成就” 从不是银子 —— 是开钱庄帮百姓存钱,是办药庄救人性命,是助国家安边疆。   没人知道,12 个姑娘拿着银子,都过了安稳日子。   胡雪岩虽没了家产,却守住了心里的情义。   他在牢里时,还托人打听姑娘们的消息,听到都好才放心。   如今,提起胡雪岩,多是说他 “红顶商人” 的风光。   少有人提他建胡庆余堂的仁心,助收复新疆的担当。   更少有人知道,他落难时,还想着给小妾们留活路。   从穷小子到首富,再到一无所有,他没丢了良心。   人这一辈子,风光时的热闹不算什么,落难时的选择才见真章。   胡雪岩用最后一点力量,护住了 12 个姑娘,也护住了自己的情义。   那些藏在银锭里的担当,比任何 “成就” 都更长久。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从富可敌国到黯然离场,“红顶商人”胡雪岩与阜康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