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花都区获悉,近日,广州市花都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成功入选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2025年农村电商带头人典型案例库,成为广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域案例。该模式以“供应链为核心、人才为支撑、营销为纽带”,构建闭环式农村电商生态,为全国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花都经验”。

科技赋能+资源整合
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
花都区聚焦传统农业“散、弱、附加值低”的痛点,以技术突破与资源联动双路径,筑牢农村电商“生命线”。
一方面,紧扣花卉绿植特色产业,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研发世界首款人工智能盆景创意设计系统“微景智成”,精准破解专业设计人才短缺、农户创意门槛高、文化水平适配难等问题,推动传统绿植花卉升级为高附加值“创意微景观精品盆景”。目前,该系统已覆盖30余家盆景企业及数百户农户,带动花都区绿植盆景线上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实现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
另一方面,整合花都区渔业省级产业园、花卉省级产业园优势资源,在农村电商产业园内建设企业主题直播间,为涉农企业免费提供场地、设备及电商培训、供应链指导等配套服务。截至目前,已培育孵化100多支农产品电商企业专业团队,推出永生花、发财树、桑葚蓝莓汁、空中草莓等超300个电商产品,小微绿植、创意微景观等核心产品日均销量达30万盆以上,支撑全区绿植花卉等农产品线上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
政校企协同发力
打造人才培育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缺口大、实践能力弱”的短板,在花都区商务局、花都区农业农村局统筹指导下,花都区农村电商产业园联合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培正学院、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构建“人才培养-实践锻炼-产业就业”闭环体系。
创新推行“产业园即课堂”模式,将院校电商专业课直接开设于产业园内,以园区企业优势产品为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度参与产品上架、文案策划、电商运营等实操环节,既帮助学生精准掌握产业需求与技能,又为企业注入理论支撑,年均培养电商相关人才达3000人次。

同时,组织“院校学生+企业负责人”组建联合团队,开展直播与短视频营销实操培训,并参与“互联网+农业”系列赛事。10月18日,“AI赋能・电商助农”——花都区2025年数字农业直播暨短视频大赛双选会活动在广州工商学院花都校区体育馆启幕。五年来,累计培育1000余名专业电商人才,孵化了200多支本土电商企业团队,显著提升区域农村电商专业化水平与营销转化能力。
平台联动+品牌塑造
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
为破解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难题,花都区依托农村电商产业园平台,构建“资源整合+品牌塑造”数字营销生态。
积极对接各大电商平台、头部主播及社会名人资源,邀请花都区本地直播达人(思埠集团董事长)吴召国、世界冠军陈一乐担任“花都乡村振兴大使”,通过高热度直播活动扩大产品曝光,单场销售额可达几十万元至一百多万元,快速提升花都农产品全国知名度。

连续五年策划举办“数字农业直播节”“数字农业直播暨短视频大赛”等主题活动,形成“活动引流-销量增长-品牌沉淀”长效机制。2021年至2025年活动期间带动绿植花卉等农产品销售额共突破10亿元,推动“花都绿植”“花都创意微景观”成为全国知名农业IP,实现农产品从“单一销售”向“品牌化运营”转型。
生态协同显成效
树立农业数字化标杆
花都区“供应链-人才-营销”三位一体农村电商生态,各模块相互支撑、协同联动:供应链升级为人才提供实战场景,人才成长推动营销能力迭代,营销突破反向带动供应链扩容,形成良性闭环,推动区域“互联网+农业”产业生态从“初步建立”迈向“成熟完善”。
截至目前,该生态已带动一大批农户增收,推动花都区农产品电商渗透率提升80%以上。此次入选国家级案例库,既是对花都农村电商发展成果的肯定,更彰显了“花都模式”在全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价值。未来,花都区将持续优化完善该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数字化动能。
文、图|记者冷霜
通讯员花都区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