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金灿荣:只要中国不犯大错,有朝一日中国的GDP将达到日本的10倍,到那时

[太阳]金灿荣:只要中国不犯大错,有朝一日中国的GDP将达到日本的10倍,到那时候就不用管日本反思不反思了,我们有能力改变日本的想法,而且那一天一定会到来,只不过是早一点晚一点的事情。   要理解这个十倍目标,不妨先看两组反差强烈的图景,一边是中国阅兵式上的硬核秀场,东风-17导弹凭借忽上忽下的特殊弹道,让现有反导系统沦为摆设,鹰击-15、鹰击-19高超音速导弹以子弹5倍的速度冲刺,美军航母战斗群连5分钟反应时间都没有。   这些武器装备的背后,是中国30年憋一口气的逆袭,当年西方在高端芯片、发动机领域卡脖子,我们偏要自主研发出银河巨型计算机、北斗导航、量子通信,把技术命脉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另一边则是日本的困境图鉴,2025年的日本,每3个人里就有1位65岁以上老人,劳动力缺口超800万,连便利店收银员都成了稀缺岗位,养老金支出吞掉GDP的11.5%,国债依存度高达34.7%,政府几乎要被债务压垮。   年轻人集体躺平,生育率跌到0.72,青年失业率飙至12.3%,连曾经引以为傲的加班文化都要靠政府规定每周最多工作52小时来叫停。   经济领域的较量更能说明问题,日本曾凭借汽车、电子产业占据全球市场高地,但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5G设备技术领先,正用弯道超车的姿态改写产业格局。   日本即便在材料科学、氢能技术等领域保有优势,可人口结构带来的内耗像个无底洞,劳动力不足、消费市场萎缩、创新活力衰减,根本撑不起产业升级的野心。   反观中国,9.23万亿美元的GDP体量早已打破中国经济崩溃的预言,5G基站覆盖全球80%的光伏组件市场,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0%。   庞大的人口基数不仅意味着广阔的消费市场,更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这种对比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坚持做好自己的必然结果。   当然,中国也并非毫无挑战,半导体领域仍需依赖进口,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逐步显现,这些都是发展路上的硬骨头。   但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能在社会保障、教育、生育政策上提前布局,为劳动力结构优化铺路,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上持续发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桎梏。   就像金灿荣教授强调的,关键不在于日本是否反思,而在于中国是否犯错,只要我们稳住节奏,不犯战略失误,就能把外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将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   有人曾偏见地认为中国只会赚钱,不会打仗,可阅兵场上的东风导弹与经济数据的双重印证,早已把这种误解击碎,中国的崛起从不是为了碾压谁,而是要重新定义全球竞争的规则,不再是靠侵略、掠夺,而是靠创新、包容,靠为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中国用高超音速导弹让美军航母绕着走,当中国的5G技术为全球通信赋能,当中国的数字经济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世界看到的是一个靠14亿人勤劳奋斗崛起的大国,正用实力撑起和平的天空。   按照金灿荣教授的预判,到2060年,中国GDP达到日本10倍的目标有望实现,但这个目标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数字的超越。   它意味着中国将有能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意味着和平需要实力撑腰的真理得到进一步印证,更意味着一个大国靠自身努力赢得尊重的可能性。   那时,我们或许无需再纠结于日本是否反思历史,因为实力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能自然地改变他人的想法。   从东风导弹的弹道到GDP的增长曲线,中国正在用行动书写一部靠自己变强的史诗,金灿荣教授的判断,本质上是对中国发展逻辑的信任。   只要我们不犯大错,持续在科技、军事、产业上突破,那一天就一定会到来,而这,正是中国崛起最酷的意义,不靠抢、不靠偷,只靠脚踏实地的奋斗,就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为和平与尊严撑起一片天。

评论列表

唐老鸭
唐老鸭 2
2025-10-24 12:51
我觉得……届时日本反思不反思无所谓,让地球没有日本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