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士断腕”,腾挪东部经济,把重心往西部一转,以此换取美国在亚太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布局崩盘。 常关注军事的人对戴旭不会陌生,这位1964年出生的河南人,打小在军人家庭长大,后来考进空军电讯工程学院,从导弹部队的导航台长一路做到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还当过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 他写过《C形包围》《盛世狼烟》这些书,早早就点破美国对华围堵的战略,提出过第七代混合战争理念,对中美博弈的研究算得上扎根很深。 不过他在网上抛出的一个观点引发不少讨论:要是中美真走到刀兵相见那一步,中国大可“壮士断腕”,把东部经济重心往西部挪,换来美国在亚太经营多年的军事布局崩盘。 这话听着有点狠,但细琢磨全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先看美国在亚太的架势,退出《中导条约》后,把“堤丰”导弹系统先后部署到日本岩国、菲律宾吕宋岛,还联合澳军测试“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光关岛的全方位反导系统就计划砸百亿美金,想靠这些基地和导弹织成“多重火力环”。 可这些布局看着唬人,实则是绷着的弦,美军的威慑全靠前沿基地撑着,一旦这些“钉子”被拔掉,整个亚太军事网络就散了架。 更关键的是,美国全球霸权离不了亚太这块地盘,丢了这里,世界第一的位子根本坐不稳。 再看中国这边,东部确实集中了大量工厂和港口,可西部早不是当年的模样。 重庆、四川的汽车和电子产业本就领先全国,成渝之间9分钟一班的高铁让物流效率不输东部,完全能承接产业转移。 说白了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纵深,经济重心西迁只是换个地方发展,根基还在。 戴旭研究了一辈子战略,太清楚这种博弈的要害:美国的布局是“重投资、强依赖”,中国的优势是“大空间、有纵深”。 真到了那一步,我们挪得动、扛得住,美国却输不起亚太这块战略要地,这种底气不是空谈,是基于国土体量和产业基础的冷静判断。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中国台湾网--戴旭:美国战略压迫下的中国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