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银检·动态]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工作情况报告

近日,银川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晓军所作的《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聚焦服务保障“五八”强首府战略和“宜商银川”攻坚战实施,持续做实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涉企案件1941件,在检察环节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170万元。

一、坚持为大局服务,积极营造“宜商”法治环境。出台安商惠企检察十条措施,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联动公安、法院、工商联等多方力量,设立营商环境检察工作站(点)7个,建立协作机制10项,提升综合保护实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等法治原则,对侵犯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完整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维护法律权威,又为企业纾困,在情理法兼容中彰显司法的温度与力度。

二、坚持依法惩治犯罪,不断彰显“安商”检察力度。依法惩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起诉300件536人。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开展“空壳公司”打击治理,清理整治违规市场主体100余家。构建“打击犯罪+追赃挽损+综合治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依法严惩涉企腐败犯罪。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打造“府检联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的协作样板,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53件。

三、坚持强化法律监督,全力提供“稳商”检察保障。以深入推进“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为重要抓手,依法加强涉企案件法律监督,让企业在司法活动中切实感到安全有保障、权益能维护、发展可预期。常态化开展涉企刑事“挂案”清理工作,监督立案、撤案53件,帮助企业减轻讼累、安心经营。开展涉企超标的、超范围“查扣冻”以及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困。聚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开展公益诉讼探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1件。

四、坚持提供高品质服务,持续传递“暖商”检察温度。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设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受理涉企诉求422件,全部实现“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聚焦推动解决检察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普遍性、倾向性和深层次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09件,带动更大范围、更多力量投入深度治理、全面治理。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法治需求,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1200余次,提供更加优质检察服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检察机关必须担起的重要责任。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严格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持续深化做实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为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示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银川壮丽篇章贡献更加强劲、更加坚实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