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斯大林去世8年,赫鲁晓夫就下了一道密令,将其遗体迁出公墓。斯大林估计做梦都没有想

斯大林去世8年,赫鲁晓夫就下了一道密令,将其遗体迁出公墓。斯大林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死后的遗体会被生前看似最为忠诚的赫鲁晓夫给移出了水晶棺之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走了,他的遗体很快被装进水晶棺,和列宁葬在一起,放进了红场的列宁墓里,当时全苏联上下都还沉浸在悲痛里,没人敢想日后会有迁墓这出。 但斯大林一死,苏联高层就开始了权力争夺,赫鲁晓夫当时看着像是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其实早就盯上了最高权力。 一开始,苏联是集体领导,马林科夫当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管着内务部,赫鲁晓夫则靠着在书记处的工作慢慢抓权。 贝利亚想先动手,一边提议大赦囚犯,一边偷偷散布斯大林当年下令迫害异己的材料,想借否定斯大林来抬高自己。 可赫鲁晓夫联合其他人先一步下手,1953年7月就把贝利亚抓了起来,没多久就判了死刑。 除掉贝利亚后,赫鲁晓夫更清楚,要坐稳位置,就得彻底打破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因为当时全苏联到处都是斯大林的雕像,人们开口闭口都喊“伟大领袖”,这种崇拜像座大山,压得他没法施展自己的主张。 1956年2月,苏共开二十大,这成了转折点。会议最后一天深夜,赫鲁晓夫做了个秘密报告,题目是《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这份报告不是他一时冲动写的,而是苏联最高领导层集体商量好的,其他领导人都看过稿子还提了修改意见。 报告里把斯大林的问题全抖了出来,说他滥用权力,搞大规模镇压,还在二战时瞎指挥,把以前大家不敢说的话全说了。 虽然是秘密报告,但消息很快传开,全苏联都炸了锅,人们开始敢对斯大林有不同看法,一些被冤枉的人也陆续被平反,这就是后来常说的“去斯大林化”。 从这之后,赫鲁晓夫就一步步降低斯大林的地位。各地的斯大林雕像开始被拆除,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改回原名,学校里的斯大林画像也撤了下来。 但列宁墓里的遗体还在,这成了赫鲁晓夫的一块心病,因为只要斯大林还和列宁葬在一起,就意味着他还享有和列宁一样的崇高地位,之前的反个人崇拜就不算彻底。可这事太敏感,弄不好会引发动乱,赫鲁晓夫只能慢慢等时机。 1961年10月,苏共开二十二大,这时赫鲁晓夫的权力已经很稳固了。会议上他再次批判斯大林,说他严重违背列宁遗嘱,滥用权力迫害好人,还正式通过决议:“再把斯大林的遗体保留在列宁墓里是不合适的”。 决议一通过,赫鲁晓夫立刻让人准备迁墓,还下了密令,要求绝对保密,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迁墓的日子选在了10月31日深夜,因为再过几天就是十月革命节,红场要搞阅兵式,正好能借“彩排”的名义把红场围起来,不让外人靠近。 负责这事的是克格勃第九局的扎哈罗夫将军,他调了8名可靠的军官,还让塔拉索夫上校用胶合板把列宁墓后面挡住,不管从哪个方向都看不见里面的动静。 等天黑透,红场彻底封锁后,士兵们先在围墙脚下挖好墓穴,然后那8名军官小心翼翼地把斯大林的遗体从水晶棺里抬出来,放进一口普通的棺材里。整个过程快得很,没敢耽误一分钟,生怕被人发现。 就这样,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里被悄悄移了出来,草草葬在了克里姆林宫围墙脚下。最初的墓碑特别简单,就一块白色大理石,只刻了名字和生卒年份,以前那些“伟大领袖”“元帅”的头衔一个都没写。直到后来勃列日涅夫上台,才给墓碑上加了个半身雕像。 这事说到底,就是赫鲁晓夫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干的。斯大林活着的时候,赫鲁晓夫一直装得忠心耿耿,可等斯大林一死,他就知道只有彻底否定斯大林,才能让大家跟着自己走。 从搞秘密报告到拆雕像,再到迁遗体,一步步把斯大林的形象从神坛拉了下来。斯大林到死也不会想到,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赫鲁晓夫,会在他死后8年,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他的遗体。 而赫鲁晓夫通过这一系列操作,确实坐稳了苏共第一书记的位置,把苏联引上了他主张的道路,只是这段往事,成了苏联历史上绕不开的一页。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解密:斯大林遗体为何突然从列宁墓中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