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重庆,女子在小区里遛狗时碰到一对夫妻,丈夫对女子说道:“你这遛狗绳太长了,狗会妨

重庆,女子在小区里遛狗时碰到一对夫妻,丈夫对女子说道:“你这遛狗绳太长了,狗会妨碍我走路,要是咬到我怎么办?”女子反问道:“我的狗怎么就妨碍你走路了?离你那么远,你不招惹狗,狗怎么会咬你。”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位丈夫攥着妻子胳膊的手悄悄用了力——就在上周,他刚在楼下看到邻居家的小男孩被一条没牵紧的金毛追得摔在花坛里,膝盖擦破了一大片。 重庆的老小区楼间距本就窄,傍晚遛弯的老人、跑闹的孩子挤在有限的路上,一条超过两米的遛狗绳甩起来,很容易扫到路人的腿。 更关键的是,《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在2023年修订时就明确规定,携犬出户必须使用长度不超过1.5米的牵引绳,违规者会被处以200元到1000元的罚款,这位丈夫隐约记得物业贴过通知,只是没料到真有人不当回事。 女子的反驳里藏着养犬人常见的认知偏差。她总觉得自家狗温顺,从不会主动扑人,却忘了别人没跟这只狗相处过——对怕狗的人来说,哪怕狗只是摇着尾巴靠近,都会让人下意识后退。 小区里的张阿姨就曾跟物业反映,每次碰到没牵好的狗,都要绕到机动车道上走,生怕被突然窜出来的狗吓到。更别说那些蹒跚学步的孩子,他们对动物的危险毫无预判,一条过长的牵引绳,等于给孩子的安全埋下隐患。 这场争执本可以不用发生。如果丈夫开口时多说一句“我家孩子特别怕狗,你看能不能把绳收短点”,而不是直接质疑“会咬到我怎么办”; 如果女子能多留意到周围还有散步的老人,而不是只盯着自家狗的活动范围,或许两人就能平和沟通。现实里很多邻里矛盾都是这样,一方带着防备,一方带着抵触,话没说两句就呛起来,却忘了大家住在同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体谅比争输赢更重要。 小区物业的管理缺位也难辞其咎。不少居民反映,物业虽然贴过养犬规定,却从没见过有人巡逻劝导,碰到遛狗不牵绳、绳过长的情况,只能靠业主自己交涉。 反观重庆江北区的某个小区,物业专门设置了“宠物友好步道”,在步道入口放了免费的牵引绳和拾便袋,还安排了志愿者在傍晚时段值守,碰到违规养犬的业主,先耐心讲解规定,再帮忙调整牵引绳长度。这样一来,小区里因遛狗引发的争执少了大半,业主之间的关系也更和睦。 大家都忘了,养犬从来不是纯粹的个人自由。你享受着狗带来的陪伴,就得承担起对他人安全的责任——牵短一点绳子,是给怕狗的人一份安心;随手清理狗便,是给邻居一份整洁;避开老人孩子聚集的区域,是给社区一份和谐。 这些看似细小的举动,藏着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养犬权利的保护。毕竟,没人愿意因为一次遛狗争执,就跟邻居闹得面红耳赤,更没人希望自家的狗因为违规,给别人带来伤害。 养犬的边界,其实就是邻里相处的温度。一条1.5米的牵引绳,丈量的不只是狗的活动范围,更是养犬人对他人权益的体谅。 当大家都能守住这份边界,小区里就不会再有因遛狗引发的争执,老人能安心散步,孩子能放心奔跑,养犬人也能舒心地带狗出门。这才是住在同一个社区里,最该有的样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 1
2025-10-24 08:07
直接毒杀此犬
张宽庆
张宽庆 1
2025-10-24 08:17
每次看到被自己的爱犬撕咬或爱犬被其它猛犬撕咬时我总是莫名的开心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