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杨振宁的一些传记访谈,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对于物理学的贡献也不止步于诺奖,有人认为,他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有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百岁人生,阅历不可谓不深厚。 讲到教育问题时候, 之前看过杨振宁的一些传记访谈,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对于物理学的贡献也不止步于诺奖,有人认为,他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有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百岁人生,阅历不可谓不深厚。 讲到教育问题时候,有一段挺有启发的,也让我们看问题更全面客观:“值得注意的是,杨振宁无论在评论中国的教育,还是在介绍外国的教育时,从不一概而论,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他抱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辩证地进行分析比较。 他认为,美国的长处是比较开放,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特长;短处是对学生太放纵,缺少必要的管教,使本来能够成才的人荒废掉了。 中国的长处是管得很严,中学阶段的基础训练比较扎实—在美国的许多大学里,中国学生的数学运算等基本功比美国学生强;短处是过分重视“做学问”——书本理论,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他说,中国教育的最大一点好处是使学生比较有耐心,懂得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而在美国生长的孩子老爱讲一句话:这东西没多大意思。还没有过去三分钟就说“没意思”,不想再听下去,当然不可能有意思了。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能使学生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中国留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之所以不安、着急,主要是因为搞研究需要走的路与他们过去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学习方法是跟着人家指出的路走,现在则是要自己去找路。习惯了跟着走的人,一下子要自己找路,就茫茫然不习惯了。 这里有个心理问题,这个问题如得到解决,总的来看,还是占便宜的。他还用自己在西南联大和美芝加哥大学学物理的亲身体验,论证了这个道理。”——《晨曦集》 这一段对我们做家长的也很有启发,所以转出来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