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台积电面临瘫痪! 10月22日,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其生产所需的稀土库存仅能支撑30天; 若后续无法从大陆持续获取稀土供应,这座工厂将面临生产瘫痪甚至停产的风险,且恢复正常生产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台积电前期宣称“稀土供应不受影响”,后期却披露“库存仅够30天”,前后矛盾的表述直接引发网友“打脸”质疑。 对企业而言,尤其是台积电这类影响全球产业链的龙头,公开信息的一致性与透明度是公信力的核心。 前期盲目乐观的表态,不仅会误导市场对供应链风险的判断,更会消耗企业长期积累的信任。 此次事件也说明,企业在面对供应链不确定性时,与其“粉饰太平”,不如坦诚披露风险、说明应对措施,反而能赢得更多理解。 需要补充的是,从公开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稀土中,96.1%来源于大陆,总量约7000吨。 而台积电作为当地稀土消耗大户,单家企业的稀土消耗量就接近6000吨,占台湾地区稀土总需求的八成左右,这也进一步凸显其对大陆稀土供应的高度依赖。 看台积电这事儿还挺感慨的。美国喊着半导体本土化,结果卡在稀土上了,毕竟提炼加工大多还得靠大陆,光搬工厂根本没用。 台积电之前说备货够,转头又说只够30天,这说法变得也太快,难免让人不信服。 而且台湾九成多稀土都来自大陆,台积电自己就用了八成,本来两岸产业绑得挺紧,硬要切割反而伤了自己。 这也看得出来,资源这东西真是产业的命脉。 总而言之,台积电前期误判稀土供应,暴露风险评估不足,企业做决策得更务实,别光喊稳却没应对预案。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