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片酬翻倍,否则明早不出现。”2000年,《末路1997》原定金主一句威胁,把剧

“片酬翻倍,否则明早不出现。”2000年,《末路1997》原定金主一句威胁,把剧组逼到悬崖边。 海报贴满北京公交站,场地费一天几十万,停拍等于烧钱。 导演陈国军只回五个字:“好,那就不来。” 全场安静,连灯光助理都听见自己心跳。 48小时后,丁勇岱背着旧帆布包站在门口:“我不加钱,给我信任就行。” 他演活了白宝山,电视剧播出后街头巷尾都在模仿那句“别惹我”。 抬价者悄悄被除名,名字成了选角会上的“风险案例”。 观众以为看到的是警匪故事,圈里人看到的是一次底价测试:有人把底线当筹码,有人把底线当钢钉。 后来很多剧组开机前加一条口头协议——“不坐地起价,不临时换人”,大家管它叫“末路条款”。 底线这东西,平时看不见,一抬脚就分出深渊和桥梁。 片子可以重拍,骨气打折了,票房再高也是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