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皖中评│停车生“智”,服务有“感”:合肥智慧停车“智”在哪?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章平周(资深时评员)

缓解停车难,合肥再出“实招”。10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该局会同市数据资源局、市泊车集团推进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再升级,合肥市1348个备案停车场已全部开通一键导航功能,162个停车场开通快捷支付服务。(10月19日合肥在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停车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需求。一键导航、快捷支付、车位共享、余位查询、“停车+轨道”……从“有位可停”到“智慧易停”,合肥市智慧停车推出的每一项措施都精准聚焦群众痛点,体现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服务温度。

智慧停车的“智”体现在停车效率“高”了起来。过去市民开车出门,常陷入“绕圈找位”的困境,有限的停车资源因信息不通畅被浪费。合肥通过“合肥停车”APP整合1348个备案停车场资源,实现“一键导航”和实时余位查询,将分散的停车资源纳入“一张网”管理。数据显示,该系统日均服务超13万人次,累计服务达2.6亿人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破解“停车难”的有效应对。

智慧停车的“智”体现在车位资源“动”了起来。城市里,私人车位白天大多闲置,而周边上班族却“一位难求”;商业区域夜间车位空闲,周边居民却面临“停车困境”。合肥智慧停车系统创新推出C2C共享车位模式,私人车位业主可发布空闲时段信息,有需求的车主通过APP查询、预约使用,既为业主带来额外收益,又为市民解决停车难题。同时,APP上线123个共享停车场、18500余个共享泊位,支持工作日、夜间错时共享。这意味着在车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可以让车位发挥最大效用。

智慧停车的“智”体现在停车服务“暖”了起来。过去,车主离场时需扫码、付现,高峰时段常出现出口拥堵,20秒的等待时间虽短,却影响了整体停车体验。合肥通过“无感支付”技术,将出场时间缩短至5秒内,“1秒抬杆、3秒通行”成为现实,不仅消除了出口拥堵,更让车主感受到服务的便捷与贴心。此外,合肥试点的“停车+轨道”组合权益,让市民在地铁站周边停车场包月后,可享受每月45次免费乘地铁服务,既鼓励了绿色出行,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停车难题。

当然,智慧停车系统的升级只是新的开始。未来,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线上线下推广,让群众能用会用,消除使用顾虑;还需要根据群众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不断完善智慧停车系统的功能,更好地提供服务。

停车问题看似是“小事”,却关系到群众的日常出行。破解“停车难”,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要面对的必答题。借助科技力量,从群众需求出发,精准对接供需,优化资源配置,细化服务体验,才能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让群众更有幸福感。

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