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朱枫滞留舟山群岛 14 天,期间本有机会离开,有人却劝她:“风浪大,小船不安全,再等几天吧。”4 天后,朱枫被捕! 那时候的舟山沈家门,冬天的海风裹着咸腥味,能刮得人耳朵生疼,朱枫裹紧了身上的灰布棉袄,站在顾孙谋家的天井里,望着远处灰蒙蒙的海面 —— 她刚从台湾乘军机过来,怀里还藏着吴石将军托付的情报密件,那是能帮解放军摸清金门布防的关键东西。 顾孙谋是她父亲早年的故交,在当地开了家 “仁心堂” 诊所,平日里和渔船老板们走得近,朱枫找他,就是想托他寻一条能偷渡去宁波的小船。头几天顾孙谋还笑着说 “放心,我认识几个老船工,等风小了就走”,可过了七八天,他的笑容就淡了,每天回来都皱着眉说 “海上查得紧,国民党的炮艇白天黑夜地转”。 2 月 14 号那天,顾孙谋突然揣着个烤红薯跑进门,搓着手说 “成了!东岙的陈老大愿意走,他的小帆船走惯了近海路,今晚就能动身”,朱枫心里一热,赶紧把藏在棉袄夹层的几块银元拿出来,想着给船工当酬劳。 可没等她把银元包好,门外就传来 “哐哐” 的风声,顾孙谋撩起窗帘一看,海面上的浪头跟小山似的,拍在码头的石阶上溅起丈高的水花,他突然按住朱枫的手,声音沉了下来:“妹子,这风太邪乎了,陈老大的船才丈把长,要是翻在海里,连个救的人都没有 —— 再等三天,我找艘大点的渔轮,稳当!” 朱枫看着顾孙谋眼里的担忧,想起自己出发前组织上 “注意安全” 的叮嘱,犹豫了 —— 她不是怕危险,是怕万一出了意外,情报毁了不说,还会连累顾孙谋一家。她点了点头,把银元又塞回夹层,“听顾大哥的,等几天”。 可她不知道,就在顾孙谋劝她等风的那天,台湾的叛徒蔡孝乾已经把她的化名 “陈太太” 供了出去,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务带着她的画像,坐着汽艇直奔舟山,挨家挨户地查 “从台湾来的女客”。 那三天里,朱枫总觉得心里发慌,白天坐在诊所的里屋,能听见街上特务盘问路人的声音,晚上总能梦见自己坐船靠了宁波的岸,母亲在码头等着她。顾孙谋每天都安慰她 “快了,风就快小了”,可他不知道,特务已经查到了 “仁心堂” 附近。 2 月 18 号清晨,天刚蒙蒙亮,朱枫正就着咸菜喝稀粥,突然听见诊所的门被 “踹” 开,几个穿黑制服的特务举着枪冲进来,领头的人拿着画像,盯着她喊:“你就是朱枫!” 朱枫手里的粥碗 “当啷” 掉在地上,她没慌,慢慢站起身,把藏在袖口的情报纸团塞进嘴里 —— 那是她昨晚重新抄的一份,想着万一出事就毁掉。特务们扑上来按住她,掰开她的嘴掏出纸团,可上面的字迹早就被唾液泡花了。 被押上特务汽艇的时候,朱枫回头望了一眼沈家门的海面,风已经小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浪尖上,像极了她想象中回家的路。后来据天津日报 2011 年 7 月 22 日《红色女特工朱枫传奇》报道,她在狱中曾对狱友说:“我不后悔等那三天,我只是遗憾,没能把最后一份情报送回去。” 如今在舟山烈士陵园,朱枫的墓碑朝着大陆的方向,每年都有人来放一束白菊。要是当时她没听顾孙谋的劝,顶着风浪上了小帆船,会不会就能看见母亲的笑脸?可历史没有如果,她用自己的选择,守住了对组织的忠诚。你觉得在那样的时刻,她的犹豫和信任,是不是比 “果断离开” 更让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