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奔驰“土豪式”裁员:50万欧元送老员工,一场汽车业的豪赌!🔥 奔驰最近搞了个

奔驰“土豪式”裁员:50万欧元送老员工,一场汽车业的豪赌!🔥 奔驰最近搞了个大新闻——它正用“钞能力”裁员,最高掏出50万欧元(约413万人民币)补偿金,鼓励员工自愿离职。目前已有约4000人拿着钱走人,而这场“温柔裁员”的终极目标是让3万人主动离开。网友戏称:“这不是裁员,是毕业即退休!” 一、裁员背后:奔驰的“断臂求生” 奔驰为啥这么大方?答案藏在它的业绩报表里: · 利润腰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27亿欧元,同比暴跌55.8%,相当于每天少赚近3200万元。 · 销量雪崩:全球销量连续下滑,第三季度再跌12%;更扎心的是,在中国市场——奔驰最大的“饭碗”——销量直接暴跌14%,纯电车销量还跟着凑热闹降了14%。 电动化掉队成了致命伤。奔驰的EQ系列电动车被网友调侃“降价都卖不动”,自研软件MB.OS进度滞后,而中国新势力(如蔚来、小米)早已用智能座舱和超充技术抢走客户。为了活命,奔驰只能砍掉传统岗位,把省下的钱砸向电动研发。 二、“钞能力”裁员:一场精准的人才换血 奔驰的裁员计划堪称“土豪级操作”: · 梯度补偿:在德国,工龄30年的高管能拿50万欧元;在中国,销售部门推行“N+11”赔偿(例如工龄10年员工可获约50万元)。 · 精准开刀:主要针对工程师、行政等传统岗位,但Python技术员、电池研发人员反而被保留甚至扩招。 这哪是简单裁员?分明是“拆东墙补西墙”——把燃油车时代的员工成本,挪给电动化时代的智能人才。 三、行业启示:传统车企的集体焦虑 奔驰的困境是整个欧洲汽车业的缩影: · 大众计划到2030年裁员3.5万人,宝马也下调利润预期。 · 中国车企凭借电池技术和智能体验,正重新定义“豪华车”。以前消费者看发动机,现在比的是屏幕尺寸和续航。 网友调侃:“奔驰的补偿金像分手费——给得多是因为伤得深。”但背后真相更残酷:当汽车从“机械艺术品”变成“带轮子的手机”,传统巨头必须用短期阵痛换未来生机。 结语:裁员不是终点,而是生存博弈 奔驰的50万欧元补偿,看似是员工的“财务自由门票”,实则是百年车企的自救门票。它的命运也提醒所有人:时代抛弃你时,连发动机的轰鸣声都不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