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86年,陈永贵病逝,大寨搭了灵棚,昔阳县领导:不拆,就不去祭奠。在得知此事后

1986年,陈永贵病逝,大寨搭了灵棚,昔阳县领导:不拆,就不去祭奠。在得知此事后,“铁姑娘”郭凤英这样说……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医院因肺癌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消息传回大寨,村民们自发在村中央晒谷场搭起灵棚,用来安置遗像和供桌。那片场地位于虎头山脚,是当年他指挥修梯田的地方。棚子用后山砍来的松木搭建,白布条绑在梁上,里面点起长明灯。村民们轮流守灵,烧纸添香,缅怀他的贡献。 次日,昔阳县领导开车进村,查看棚子规模后,认为不符合当时丧事简办规定,要求立即拆除。他们明确表示,如果不拆,县里无人前来吊唁。干部说完就离开,留下村民们面面相觑。这件事迅速在村里传开,大家议论纷纷,回忆起陈永贵生前为村子争取资源的努力。 郭凤莲当时正从自家赶来,听说县领导的决定后,她走到灵棚中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过去县上对大寨支持有限,救济粮常常被克扣,是陈永贵带领大家饿肚子砸石头,才换来今天的梯田和粮仓。现在人走了,连这点守灵的场所都容不下。她强调,这棚子是村民自愿立的,县里来不来,大寨人心里清楚。她的表态让在场社员们重拾信心,有人起身加固棚柱,有人继续添香。下午,外地一些老干部闻讯赶来,也进棚吊唁。郭凤莲招呼他们坐下,递上茶水。晚上,守夜继续,村民们围坐回忆陈永贵当副总理时回村下地的情形。 县里坚持立场,没有派人到场。第三天,灵棚仍旧立着,香烟不断。郭凤莲组织大家修整地面,避免积水。她还清点纸钱,确保守灵有序。村中窑洞门前挂起白灯笼,社员们从各坡赶来,分发热粥。县领导的车辆再没出现,有人从镇上带回消息,说县里正忙春季检查。 出殡前,木匠开始用松木钉棺材板。郭凤莲参与清点用品,确保一切就绪。县里的缺席,让村民们更觉孤立,但也激发了内部凝聚。四千多名社员聚齐,准备护送灵柩。 出殡那天,四千多名村民从晒谷场出发,抬着用松木钉成的灵柩,沿梯田小路下山。队伍中喊起口号,声音回荡在山谷。县里无人到场,村民自发护送,直到虎头山陵园。陈永贵的骨灰按遗嘱安放那里,一部分撒在改造过的坡地上。墓前立起石碑,刻录他的事迹。仪式结束后,村民们散去,继续春耕。郭凤莲返回村中,主持后续工作,推动生产恢复。这次事件虽未引起更大波澜,却在村里流传,成为教育后人的谈资。

评论列表

观海
观海 3
2025-10-23 19:21
农民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