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广东广州,一女子登山途中不慎崴脚被困于山间,期间旁人也试图背女子下山,女子姓李,

广东广州,一女子登山途中不慎崴脚被困于山间,期间旁人也试图背女子下山,女子姓李,是来广州出差的湖北人,10 月 19 号上午 10 点多,刚爬到油麻山蝴蝶谷步道的半山腰,脚下一块青黑色青苔突然打滑,整个人顺着石阶坐了下去,脚踝瞬间肿起像个馒头。 同行的两个女生赶紧扶她,可李女士身高 1 米 72,体重近 110 斤,步道最窄处只有半米宽,外侧就是陡坡,试了三次都没能把她架起来,有个男生蹲下来想背,刚起身就踉跄了一下,赶紧把人放下,喘着气说 “这山路太陡,我实在撑不住”。 李女士靠在树干上,看着手机信号只剩一格,急得鼻尖冒汗,心想难道要等景区救援车绕上来?这一等说不定就得两小时,脚踝的痛感还在往上窜,正犯愁时,步道上方传来拖鞋摩擦地面的 “啪嗒” 声。 抬头一看是个高个小伙,穿灰色速干 T 恤,脚上趿着双黑色洞洞鞋,鞋缝里卡着草屑,背包侧面还挂着个户外水壶,他看到这情形,没等发问就放下包,“姐,我背你下去吧,这地方等救援太耽误事”。 李女士愣了一下,看着他脚上的拖鞋有点犹豫,可小伙已经拉开背包侧袋,掏出条宽肩带 —— 那是户外救援常用的可调节背带,加厚珍珠棉的肩垫看着就结实,“这是我备着防队友受伤的,承重能到 100 斤以上,你放心”。 他帮李女士把背带扣在腰上,自己蹲下身子,“你抓着我肩膀的把手,别使劲拽衣服”,起身时借着膝盖发力轻轻颠了一下,把重心调稳,这动作后来竟被人说 “不怀好意”,也是没人想到。 穿拖鞋背人下山有多难?步道上全是松动的碎石,有些路段坡度快到 45 度,小伙的洞洞鞋鞋底不时蹭出火星,每走几步就会提醒 “姐,往我左边靠点,这边石头稳”,后背的 T 恤没一会儿就湿透了,能看到汗渍顺着脊椎往下流。 路过的陈阿姨用手机拍了全程,视频里小伙没歇过一次,直到 40 分钟后走到山脚的观景台打车点,才小心翼翼把人放下,李女士的朋友刚好赶过来,要塞给他两百块钱,他手摆得像拨浪鼓,“谁爬山没个意外?要钱就太见外了”。 小伙喝了口水就要往山上走,问起名字只说 “我叫赵阳,河南来广州打工的”,这段视频被陈阿姨发上网,当天就上了热搜,点赞很快过了十万。 评论里大多是夸赞,“穿拖鞋走三公里山路背人,这体力和心眼都没得说”,还有人说 “要是我遇到这事,估计只能哭等救援”,可翻着翻着就冒出些奇怪的声音。 有人盯着李女士抓背带的姿势说 “怎么不搂脖子?肯定是不感恩”,还有人曲解那个颠重心的动作,暗戳戳说 “动机不纯”,更离谱的是有人质疑 “是不是摆拍?换个男的他还背吗”。 中国登山协会 2025 年发布的《徒步登山安全指南》里明确写着,背行受伤者时需通过颠动调整重心,这是标准救援动作,根本不是什么 “异常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公众善意认知调查报告》也提到,近三成善意行为会遭遇无端揣测。 赵阳后来接受大象新闻采访时挺无奈,说当时就想着赶紧把人送下去,哪顾得上想那么多,“穿拖鞋是因为早上出门急,没想到会遇到这事”,景区工作人员也证实,油麻山步道秋季青苔多,每年都有游客崴脚,赵阳的救援方式很专业。 现在再看这段视频,最打动人的还是他蹲下的瞬间,毕竟在没人敢轻易出手的当下,愿意主动搭把手已经很难得,你平时在户外遇到有人需要帮忙,会选择挺身而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