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的木头竟藏着帝国的“资源密码”!刚出炉的中英合作研究太颠覆,657份炭化木材样品,把秦始皇修陵的“家底”扒得明明白白。 别以为木材就近取自骊山,这些棚木、立柱全是来自2000米以上高山的冷杉、云杉,最近的也得从秦岭深山大老远运过来,《史记》说的“蜀、荆地材”说不定真有其事。更有意思的是,早期用低海拔柏木,后来全换成高海拔针叶木,显然是近处的树砍光了,只能往深山开拓。 儒家说的“君松椁,大夫柏椁”在这儿根本不管用,秦人选材只看实际需求,哪顾得上等级礼制。这些烧黑的木头,哪里是建筑构件,分明是秦帝国超强动员力的“活化石”。 从低山到高山的木材变化,藏着多少伐木、运输的故事?你觉得秦人为运这些木头,会专门修运输通道吗?秦始皇帝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