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有消息说中国要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有消息说中国要从俄罗斯买 20 架大飞机,其实这不是普通的客机或运输机,而是伊尔 - 78MK-90A 空中加油机,俄罗斯网络上流出的合同文件都写清楚了,客户代号 “156” 就是中国,这批飞机预计 2027 年左右交付,而且早在 2023 年就开始谈了。很多人纳闷,咱们自己不是有运油 - 20 了吗?其实这事儿得从实际需求说起。 这些年中国空军的战机越来越强,歼 - 20、歼 - 16 一批批列装,但空中加油机一直不够用。早期的轰油 - 6 最多只能加 18 吨油,连一架苏 - 30 都喂不饱,后来从乌克兰买的 3 架伊尔 - 78 还是老古董,锈迹斑斑的只能勉强用。 现在算下来,中国差不多每 80 架战机才配一架加油机,而美国光加油机就有六百多架,这差距太大了。没有足够的加油机,战机飞不远,远海任务根本撑不起来,所谓的战略空军就落不到实处。 运油 - 20 确实是好东西,最大携油量超过 100 吨,能同时给 3 架战机加油,性能比俄罗斯这款还强。 但问题出在产能上,运 - 20 这个平台太金贵了,既要做运输机,又要改预警机、电子战机,分给加油机的产量自然就少,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战场和任务可不等人,急需的时候就得找现成的解决方案。 正好这时候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不太景气,受国际形势影响,不少订单要么取消要么延迟,比如印度订的 S-400 防空系统都没全交付。 伊尔 - 78MK-90A 的生产线也缺订单,工厂得靠订单维持运转,工人才能有活干,这时候中国递上 20 架的订单,对他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再看这款加油机本身,虽然是在伊尔 - 76 基础上改的,但性能一点不落后。它用了新的 PS-90A-76 发动机,比老款推力提高 33%,油耗还降了 10%,加满油能在 1000 公里外给其他飞机输 75 吨油,就算飞到 2000 公里外还能剩 57 吨油。而且它不光能加油,还能当运输机用,一次能拉 60 吨货物,加装的 “总统 - S” 自卫系统还能干扰来袭导弹,在战场上生存率更高。 更关键的是,中国对伊尔 - 78 太熟悉了,过去十几年一直用着从乌克兰买的老款,飞行员和地勤早就摸透了,后勤维护体系也建好了,新款买回来很快就能上手,不用额外花时间建配套,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加上 2024 年中俄签了装备数据互通备忘录,这款加油机能和咱们的国产战机、预警机通过数据链配合,完全融入中国空军的体系里,不是孤立的装备。 这根本不是不相信国产装备,而是算准了需求和产能的时间差。2027 年这批加油机交付,正好赶上中国空军下一阶段的装备换代,和运油 - 20 新型号的产能爬坡期错开,能保证整个体系平稳过渡。 就像十几年前买苏 - 35 一样,不是因为歼 - 20 不行,而是为了快速补短板,同时积累经验,现在买加油机也是这个道理。 对俄罗斯来说,这笔订单能带来现金流,稳住生产线和产业链,不用怕工厂停工。对中国来说,花合适的价钱快速补上加油机缺口,赢得了时间,还能积累更多大型加油机的使用经验,反过来帮运油 - 20 更好地完善。这不是谁占便宜,而是双方各取所需,在特殊时期下的务实合作。 等这 20 架加油机到位,加上现有的运油 - 20,到 2028 年中国空军的加油机可能能突破 60 架,远海巡航、海外救援这些任务就能更从容。 到时候大家看到战机在更远的地方飞行,背后既有咱们自己的运油 - 20,也可能有这些从俄罗斯来的加油机,中国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才能真正提上去。 信息来源:《中国运油-20发展历程与战略意义》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