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杨振宁的离世,原配杜致礼就被重新提起,包括杜致礼的家庭也成为热搜。 杜致礼的父亲杜聿明原是国民党陆军中将,蒋介石的嫡系爱将,曾指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淮海战役被俘,被关押改造直至1959年特赦,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 杜律明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当时生活在美国,杜律明特赦那一年,姐姐杜致礼与杨振宁正在美国过着拮据的生活,杨振宁还没走上诺贝尔领奖台,弟弟杜致仁在美国哈佛求学。 悲剧的发生就在杜律明特赦的第二年 ,这一年杜致仁还差一年就要从哈佛毕业,但他已经无力支付最后一学年的学费。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台湾当局的“救济”。 杜致仁通过正式渠道,向蒋介石提交了一份申请,希望借贷3000美元以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 蒋介石在审阅了申请后,最终做出了批复。然而,这个批复不是批准,也不是拒绝,而是一个极具侮辱性和冷漠的决定:“准借1000美元,分两年支付。” 这意味着,杜致仁当年只能拿到500美元,这远远不够支付他的学费。 当杜致仁收到这个结果时,他彻底绝望了。他历尽千辛万苦,眼看就要完成在哈佛的学业,却因为这笔“救命钱”被如此苛刻地对待而功亏一篑。他感到前途一片黑暗,既无法毕业,又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和经济压力。时年二十多岁的杜致仁,在巨大的绝望和悲愤中,在自己的公寓里吞服安眠药自杀。 杜致仁的死给杜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他的母亲曹秀清对此悲痛欲绝,并对台湾当局和蒋介石怀有极大的怨恨。 杜致仁的死,促使曹秀清最终下定决心离开台湾、前往美国投奔女儿杜致礼。 曹秀清到美国后,通过女儿和女婿杨振宁,了解到大陆的真实情况,并得知丈夫杜聿明在北京不仅活着,而且得到了良好的待遇。这为后来杨振宁首次访华、以及最终回国埋下了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