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上台第二天,高市早苗就向特朗普表忠心,中国不买的东西,日本出钱买! 高市早苗是21日上台的,在第二天,消息人士就向媒体放风,表示新一届日本政府正开始敲定一项购买计划,可能会在下周的美日接触中提交给特朗普,美国的皮卡、大豆和天然气都在名单上。 这些商品并不是日本生活中少了就不行的东西,相反它们却成了美日之间协商的筹码。美国的皮卡在日本一直卖得不火,日本本地人更喜欢小车,路也窄,并不适合皮卡 而大豆日本也有现成的采购渠道,完全没必要突然加大进口,美国的天然气更是价格波动大,不会成为日本首选。 但美国当时正愁着中美摩擦带来的出口压力,这些货滞销已久,特朗普当局正为此找新买家。 日本在这个关头突然站出来表示愿意帮忙,背后的考量很明显:就是想递上一份“合作邀请函”,趁机给美国一个顺水人情。 高市早苗的动作一点也不掩饰,争分夺秒地想在特朗普面前刷个好感。她的算盘很明白,日本愿意花钱买单,不只是图一时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想在美日关系上加固纽带。 政治上日本是要继续押注和美国站在同一条线上,经济上却把自己推到了必须承受消化这些“人情货”的位置。 日本花不少钱把这些不太合适的美国产品买下来,自然会有人觉得这里头的账怎么算都不太划算。 对美国来说,日本突然冒出来帮忙消化库存,解了燃眉之急,特朗普顺利度过了国内农产品滞销的难关,还能拿出去向自己的选民“炫耀”说美日关系多铁。 对高市早苗来说,这样的表态不光表明新内阁跟美国站得近,还彰显日本愿意做出让步,哪怕需要承担很多经济上的压力,这步棋也得下。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日本不是慈善家,这样的举动在自己国内也得面对麻烦。无论是买进美国皮卡没地方卖,还是增加大豆、天然气进口带来行业冲击,这些负担最后都要由日本自己扛着。 高市早苗愿意为外交做投资,但日美之间的“友好”,最终要有人埋单,连带着日本普通民众也成了政治交易的无声付出者。 这场看似皆大欢喜的大采购,实则是一次双方都有算盘的合作。美国通过日本卖了难出手的货物,赢得了国内掌声,日本则花重金维持美日联盟地位,同时给新内阁的对外关系争取空间。 可当中笼罩的是经济压力转移给民众的现实,政治操作的背后永远不会那么简单和轻松。 高市早苗这波操作不只是一次外交秀,更是日本在国际棋盘中不断调试和变换自己的姿态。 一个新上任官员想在大国面前抢个好位置,就必须拿出点“见面礼”,可代价不只是金钱,而是整个国家一起承受压力。